这篇文档属于类型b,是一篇科学论文,但不是单一原创研究的报告。以下是对该文档的学术报告:
本文的作者是Vladimir Dinets,来自美国田纳西大学心理学系。该论文于2015年发表在《Ethology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上,题为《Apparent 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 in Cooperatively Hunting Crocodilians》。
本文探讨了鳄目动物(crocodilians)在合作狩猎中表现出的协调(coordination)与协作(collaboration)行为。协调狩猎是指个体捕食者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关联的行为,而协作狩猎则是指个体在协调狩猎中执行不同的互补行动。这些行为在脊椎动物中非常罕见,已知仅存在于少数物种中,如灵长类、食肉动物、海豚、虎鲸、猛禽和某些鱼类。本文通过回顾历史记录和作者及其团队的实地观察,分析了鳄目动物在合作狩猎中的复杂行为,并探讨了这些行为的意义。
鳄目动物(包括鳄鱼、短吻鳄、凯门鳄和长吻鳄)具有复杂的社会互动、发达的亲代抚育和多模态的通信系统。然而,它们的狩猎行为研究较少,尤其是合作狩猎中的协调与协作行为。作者指出,鳄目动物不仅在水下捕猎,还会在陆地上捕猎,甚至使用物体作为诱饵。
支持证据:作者引用了Dinets (2011)的研究,表明鳄目动物在陆地上捕猎的行为被低估。此外,Dinets等人的研究(待发表)首次证明了鳄目动物使用物体作为狩猎诱饵。
合作狩猎在多种鳄目动物中已被观察到,但协调与协作行为的研究非常有限。作者回顾了历史记录,如俄罗斯人类学家Mikloukho-Maklay (1892)描述的河口鳄(Crocodylus porosus)的合作捕鱼行为。这一描述在100多年后仍未得到证实,直到作者通过非正式调查获得了类似的观察记录。
支持证据:澳大利亚Cairns热带动物园的Alex Mitchell报告了Johnston鳄鱼(Crocodylus johnstoni)在浅水区驱赶鱼群的行为。此外,美国Okefenokee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的Chip Campbell观察到美洲短吻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在捕鱼时表现出明显的协调行为。
作者在2005年至2013年间进行了超过3000小时的野外观察,记录了17次鳄目动物的合作狩猎事件,其中3次表现出协调行为。这些观察包括沼泽鳄(Crocodylus palustris)在斯里兰卡Yala国家公园的圆形捕鱼行为,以及河口鳄在印度尼西亚Sorong地区的伏击狩猎行为。
支持证据:在Sorong的观察中,一只大型鳄鱼将野猪驱赶到埋伏的鳄鱼处,表现出明显的协作行为。作者认为,这种行为的复杂性表明鳄目动物能够预测同伴的位置并执行互补行动。
作者指出,评价鳄目动物在狩猎中的协调与协作行为存在困难,因为无法确定动物的意图。然而,多个独立观察者的记录相似性表明,这些行为可能确实存在。如果这些观察准确,这意味着至少五种鳄目动物(来自两个不同的科)具备协调与协作能力,这是首次在爬行动物中发现此类行为。
支持证据:作者列举了多个观察记录,包括美洲短吻鳄、河口鳄、沼泽鳄等物种的复杂狩猎行为。这些记录表明,鳄目动物可能使用多种协调狩猎策略。
协调与协作行为在动物中通常出现在家族群体或相关个体之间,但也有例外,如不同物种之间的协调狩猎(Bshary et al., 2006)。作者认为,鳄目动物的复杂狩猎技术可能直接有利于所有参与者,因为它们提高了捕获小型猎物的成功率,而大型猎物则在所有参与者之间分配。
支持证据:作者引用了Neill (1971)的研究,指出鳄目动物在捕获大型猎物时会共享食物。这种行为可能促进了合作狩猎的进化。
本文通过回顾历史记录和实地观察,首次系统地分析了鳄目动物在合作狩猎中的协调与协作行为。这些发现不仅扩展了我们对鳄目动物行为复杂性的理解,还为研究爬行动物的社会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本文强调了在野外观察中积累更多数据的重要性,以进一步验证这些复杂行为的存在及其进化意义。
本文还讨论了观察鳄目动物狩猎行为的挑战,如它们的夜行性和水下活动。作者呼吁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领域,并鼓励发表类似的观察记录,以进一步推动对鳄目动物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