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和结局预测评分系统的准确性研究

期刊: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DOI:10.1186/s12944-021-01470-4

Wu et al., 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 (2021): 学术报告

研究背景与发表信息

这篇论文的主要作者为Qing Wu、Jie Wang、Mengbin Qin、Huiying Yang、Zhihai Liang和Guodu Tang,作者分别来自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消化内科团队,论文发表在《Lipids in Health and Disease》期刊,发布时间为2021年。文章题为“Accuracy of conventional and novel scoring systems in predicting severity and outcomes of acute pancreatitis: a retrospective study”,是一项关于预测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严重程度及其结局的评分系统准确性的回顾性研究。

科学研究背景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全球范围内在33.2100,000到45/100,000之间。10%-20%的病人会发展为病情严重的急性胰腺炎,伴随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这些不良结局通常由局部或系统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 和急性肾衰竭 (Acute Renal Failure, ARF))引发。早期检测ARDS和ARF对改善疾病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已有多种评分系统被开发用来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和结局,这些评分系统包括传统的Ranson评分 (Ranson Score, RS)、Glasgow评分 (Glasgow Score, GS)、床旁急性胰腺炎严重度指数 (Bedside Index of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BISAP) 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II (APACHE II Score),以及近年来开发的新系统如胰腺活动评估系统 (Pancreatic Activity Scoring System, PASS) 和中国简化评分系统 (Chinese Simple Scoring System, CSSS)。然而,传统评分体系复杂且需要多种临床参数支持,新兴的PASS和CSSS尚未广泛应用。鉴于此,本文旨在系统对比传统评分及新型评分在急性胰腺炎中预测疾病严重程度和结局的准确性。

研究设计与流程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患者需符合以下三项标准中的至少两项才能纳入研究:(1)符合急性胰腺炎特征的腹痛;(2)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活性至少为正常上限的三倍;(3)影像检查发现急性胰腺炎特征性改变。研究排除年龄小于16岁的患者、有慢性胰腺炎史或记录数据不足的病例。

具体流程:
1. 病例筛选与分组:
共纳入1848名患者,根据改良亚特兰大分类 (Revised Atlanta Classification) 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1164例,占62.99%)和重症组(684例,占37.01%)。

  1. 数据收集与评分计算:
    在患者入院48小时内进行RS、GS、BISAP、PASS与CSSS评分,并记录多种生物化学标志物(如白细胞计数、白蛋白、乳酸脱氢酶 (LDH)、钙离子浓度、C反应蛋白 (CRP)、血糖浓度等)。

  2. 统计分析:

  • 使用多变量物流回归分析预测严重程度、死亡率和器官衰竭(ARDS/ARF)的危险因素。
  • 使用ROC曲线分析各评分系统的预测准确性,通过曲线下面积 (Area Under the Curve, AUC) 评估每个评分系统对严重性、死亡率、ARDS和ARF的预测能力。

研究结果与关键数据

  1. 评分准确性:

    • 严重性预测:RS、GS、BISAP、PASS和CSSS的AUC分别为0.861、0.865、0.829、0.778和0.816。
    • 死亡率预测:AUC分别为0.693 (RS)、0.736 (GS)、0.789 (BISAP)、0.858 (PASS) 和0.759 (CSSS)。
    • ARDS预测:AUC分别为0.745 (RS)、0.784 (GS)、0.834 (BISAP)、0.936 (PASS) 和0.820 (CSSS)。
    • ARF预测:AUC分别为0.707 (RS)、0.734 (GS)、0.781 (BISAP)、0.868 (PASS) 和0.816 (CSSS)。
  2. 生物标志物的预测价值:

    • 生物化学变量中,结合WBC、LDH、钙离子和CRP等指标可较好预测疾病严重性。
    • 其中,低钙水平是ARDS及严重性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OR = 0.196,95% CI 0.065–0.592,p=0.004)。
    •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是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OR = 1.013, 95% CI 1.004–1.023, p=0.007)。
  3. 评分系统对不同结局的有效性:

    • RS和GS在预测严重性方面表现优异,但在死亡率或器官衰竭预测中略显不足。
    • BISAP在死亡率预测中略胜于RS与GS,且可较准确预测ARDS及ARF。
    • PASS对死亡率和器官衰竭(尤其是ARDS)的预测效果最佳,因其包含多个与器官功能相关的客观指标(如器官衰竭评分)。
    • CSSS在预测不同结局方面表现均衡,其简化和高效特性使其成为潜在的临床应用工具。

研究结论与意义

  1. RS和GS适用于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但其在死亡率和器官衰竭预测中的作用有限。
  2. PASS在预测死亡率和器官衰竭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其动态监测的特性对病情变化评估尤为重要。然而,该体系中的主观指标可能影响部分病例的适用性。
  3. CSSS是一种潜力较大的新评分系统,其简便性和均衡表现使其在未来临床中具备广泛推广价值。
  4. 血清钙、WBC、LDH等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辅助病情预测,低钙水平需作为ARDS的早期警示信号。

研究亮点

  1. 评分系统间的首次系统比较: 本研究首次系统对比了传统评分体系与新兴评分体系,并验证其在不同结局预测领域的优劣性。
  2. 大样本数据支持: 本研究纳入1848例病例,覆盖近17年的诊疗数据,样本量大且具有显著代表性。
  3. 新评分潜力验证: 首次证实CSSS与PASS的临床潜力,为未来研究及其推广使用提供数据基础。

研究局限性

  1.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设计,可能存在时间偏倚和人群选择偏倚。
  2. 病例入院与疾病发作间的时间多样性可能影响数据一致性。

总结

本研究通过对五种评分系统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为临床提供了更优化的预测工具参考。PASS和CSSS特别值得在中国医疗环境中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