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用于检测多种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阻抗阵列生物传感器

期刊:The AnalystDOI:10.1039/b517148b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单篇原创研究的学术报告。以下是对该研究的详细介绍:

作者及发表信息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Xiaobo Yu、Renji Lv、Zhenqiu Ma、Zhihong Liu、Yanhong Hao、Qingzhang Li和Danke Xu。研究由东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和北京辐射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系、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共同完成。该研究于2006年4月13日作为Advance Article在《The Analyst》期刊上发表,DOI为10.1039/b517148b。

学术背景

研究的主要科学领域是生物传感器技术,特别是基于电化学阻抗谱(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的抗体-抗原相互作用检测。随着后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被发现并应用于分子诊断、药物开发和医学实践中。蛋白质检测技术如免疫传感器和蛋白质微阵列因其高灵敏度、高通量和自动化而具有重要意义。电化学和光学技术是免疫传感器的两大主要检测方法,其中电化学方法因其设计简洁、尺寸小、功耗低和成本低而具有优势。然而,现有的电化学方法在蛋白质阵列检测中面临扩散产物导致的交叉干扰问题,如何开发一种既能检测多种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又能保持高灵敏度的电化学阵列生物传感器仍是一个挑战。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基于EIS的金电极阵列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多种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并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为模型样本来评估其特性。

研究流程

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金电极阵列的制备与抗体的固定
    研究首先通过气相沉积法在石英基底上制备了包含四个金工作电极的阵列。每个金电极的尺寸为2 mm × 2 mm。电极表面经过Piranha溶液处理以清洁,随后通过自组装单层(SAM)技术将2-巯基乙胺固定在电极表面,再通过戊二醛交联抗体。抗体溶液(1 mg/ml)被引入每个电极孔中,孵育过夜以固定抗体。最后,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封闭未反应的醛基,并将阵列储存于4°C。

  2. 分析流程
    在分析前,反应框架被安装在阵列上形成分析池。样品溶液被注入池中孵育1小时,随后用PBS-Tween 20缓冲液洗涤。然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二抗孵育1小时,洗涤后加入3-氨基-9-乙基咔唑(AEC)底物进行显色反应。最后,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测量阻抗变化。

  3. 原子力显微镜(AFM)成像
    通过AFM对电极表面的拓扑结构进行成像,分析抗体、抗原、HRP标记抗体和酶催化沉淀层在电极表面的分布和高度变化。

  4. 阻抗测量
    使用CH Instruments 660电化学分析仪进行EIS测量,频率范围为0.1 Hz至10 kHz,采用两电极系统(金工作电极和Ag/AgCl参比电极)。通过Nyquist图分析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阻抗变化。

主要结果

  1. 抗体修饰电极的表征
    通过EIS和AFM对电极表面修饰过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抗原和HRP标记抗体的结合,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阻抗逐渐增加,表明修饰层的厚度增加。AFM图像显示,抗体-抗原复合物和HRP标记抗体形成的三明治复合物显著增加了电极表面的颗粒高度,酶催化沉淀层的厚度进一步增加了约26 nm,显著放大了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信号。

  2. HBsAg的阻抗测量
    研究使用HBsAg作为模型样本,评估了阻抗检测方法的性能。结果表明,电子转移阻抗与HBsAg浓度在10 pg/ml至1 n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 pg/ml。通过Zplot/Zview软件拟合EIS数据,确定了等效电路中的电子转移阻抗(Ret)值,验证了该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 多种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检测
    研究进一步评估了该阵列在检测多种抗体-抗原相互作用中的应用。将山羊抗大鼠IgG、抗HBsAg抗体和抗HBeAg抗体固定在阵列电极上,分别检测大鼠IgG、HBsAg、HBeAg及其混合物。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灵敏地检测多种蛋白质,且未观察到明显的交叉反应,证明了其在多组分蛋白质检测中的潜力。

结论

本研究成功地将EIS应用于基于酶催化反应的金电极阵列检测。通过HBsAg模型,验证了酶催化方法能够显著放大电极表面抗体-抗原相互作用的电化学信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10 pg/ml至1 n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10 pg/ml,且能够有效检测多种抗体-抗原相互作用,避免了交叉干扰现象。这些优势表明其在临床诊断、抗体筛选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研究亮点

  1. 重要发现
    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EIS的金电极阵列生物传感器,能够灵敏地检测多种抗体-抗原相互作用,并通过酶催化沉淀层显著放大信号。

  2. 方法新颖性
    该研究首次将EIS与酶标记技术结合,用于抗体阵列的检测,解决了传统电化学方法在蛋白质阵列检测中的扩散干扰问题。

  3. 应用价值
    该方法在临床诊断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能够实现多组分蛋白质的高灵敏度检测。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研究得到了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和国家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的支持,并感谢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的技术支持。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