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核壳结构 Bi@介孔碳纳米球作为钠离子电池高倍率和长寿命负极材料

期刊: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1. 研究作者与机构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杨武杨哲伟王朝辉边海楠潘跃德李刚王开鹰王接喜。研究团队来自多个机构,包括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挪威东南大学微系统系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以及国家先进储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研究于2024年12月12日发表在《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上。


2. 学术背景

钠离子电池(Sodium-Ion Batteries, SIBs)因其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被认为是大规模储能领域中最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替代品。然而,现有的负极材料在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方面仍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铋(Bismuth, Bi)作为一种合金型负极材料,因其高理论质量比容量(385 mAh g⁻¹)和体积比容量(3800 mAh L⁻¹)而备受关注。然而,铋在充放电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体积膨胀,导致活性材料粉化,进而影响电池的循环稳定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的Bi@介孔碳纳米球(Bi@MC)复合材料,旨在通过介孔碳外壳缓解铋的体积膨胀,同时促进钠离子的快速扩散,从而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


3. 研究流程

3.1 材料制备

  1. Bi纳米球的制备:通过溶剂热法合成Bi纳米球。将Bi(NO₃)₃·5H₂O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溶解在乙二醇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经过150°C反应12小时后,得到Bi纳米球。
  2. Bi@MSiO₂复合材料的制备:将Bi纳米球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散在乙醇和去离子水中,加入正硅酸乙酯(TEOS)反应6小时,得到Bi@MSiO₂复合材料。
  3. Bi@MC复合材料的制备:将Bi@MSiO₂溶解在PVP溶液中,经过冷冻干燥和800°C热处理后,用NaOH溶液去除SiO₂,最终得到Bi@MC复合材料。

3.2 材料表征

研究使用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i@MC复合材料的平均直径为200 nm,介孔碳外壳厚度为20-30 nm,且具有4 nm左右的介孔结构。

3.3 电化学测试

研究通过半电池和全电池测试评估了Bi@MC的电化学性能。半电池测试显示,Bi@MC在5 A g⁻¹的电流密度下循环3500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7.6%。全电池测试中,Bi@MC与磷酸钒钠(Na₃V₂(PO₄)₃, NVP)正极组装的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82 Wh kg⁻¹。


4. 主要结果

  1. 结构表征:Bi@MC复合材料具有核壳结构,Bi纳米球被N掺杂的介孔碳外壳包裹,有效缓解了体积膨胀。
  2. 电化学性能:Bi@MC在20 A g⁻¹的高电流密度下仍能保持266 mAh g⁻¹的比容量,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
  3. 动力学分析: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电流间歇滴定技术(GITT)分析,发现介孔碳外壳显著提高了钠离子的扩散速率,降低了电荷转移电阻。
  4. 全电池性能:Bi@MC//NVP全电池在0.5 A g⁻¹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77.5%。

5. 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核壳结构的Bi@MC复合材料,通过介孔碳外壳有效缓解了铋负极的体积膨胀问题,同时提高了钠离子的扩散速率。Bi@MC在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方面表现出色,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此外,Bi@MC//NVP全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展示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潜力。


6. 研究亮点

  1. 创新性材料设计:通过核壳结构和介孔碳外壳的设计,解决了铋负极的体积膨胀问题。
  2. 优异的电化学性能:Bi@MC在高电流密度下表现出高比容量和长循环寿命。
  3. 全电池应用:Bi@MC与NVP正极组装的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82 Wh kg⁻¹,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7.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研究还通过动力学分析揭示了Bi@MC的优异性能机制,表明介孔碳外壳不仅缓解了体积膨胀,还促进了钠离子的快速扩散。此外,研究团队还提供了详细的材料制备和表征方法,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创新的材料设计和系统的实验验证,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