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利用自支撑三维氮掺杂多孔碳阳极提升微生物燃料电池性能

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DOI:10.1016/j.cej.2024.156807

该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以下是针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主要作者及研究机构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Lu Zhang、Ruiwen Wang、Huidong Li、Jinzhi Sun、Mingxin Li、Yunfeng Qiu和Shaoquin Liu。他们分别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及医学与健康学院。该研究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期刊上,并于2024年10月18日在线发布。

学术背景
本研究属于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领域。MFCs利用微生物作为催化剂,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具有同时处理废水和发电的潜力。然而,MFCs的实际应用受到低功率输出的限制,主要原因包括阳极上微生物定植不足、微生物-阳极界面的细胞外电子转移(Extracellular Electron Transfer, EET)缓慢以及阴极氧还原反应催化效率低。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阳极材料以提高微生物附着、增加微生物负载并促进电子释放成为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旨在通过制备一种自支撑的三维氮掺杂多孔碳阳极(3D N-doped porous carbon anodes)来提升MFCs的性能。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包括阳极材料的制备、表征、MFCs的构建与运行以及性能分析。

  1. 阳极材料的制备
    研究通过热解交联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elamine Formaldehyde Resin, MF)、壳聚糖(Chitosan, Cts)和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 GO)的复合材料,制备了三维多孔碳阳极(CCMF/RGOt)。具体步骤包括将Cts、乙酸和GO分散液混合,加入MF后进行超声处理,随后冷冻干燥并在160°C下固化,最后在不同温度(800°C、900°C、1000°C、1100°C)下进行碳化。

  2. 材料表征
    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BET)对材料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CCMF/RGOt具有三维互连的多孔结构,随着碳化温度的升高,材料的石墨化程度和导电性显著提高。

  3. MFCs的构建与运行
    采用双室H型反应器构建MFCs,分别以CCMF/RGOt和传统碳布(Carbon Cloth, CC)作为阳极,以碳刷(Carbon Brush, CB)作为阴极。阳极室填充含有乙酸钠的缓冲营养液,并接种来自哈尔滨太平污水处理厂的污泥。MFCs在37°C下运行,外部负载电阻为1 kΩ。

  4. 性能分析
    通过长期电压输出曲线、极化曲线、功率密度曲线、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和库仑效率(Coulombic Efficiency)等指标评估了MFCs的性能。结果表明,CCMF/RGO1000阳极的功率密度达到11.28 W/m³,显著高于CCMF1000(10.04 W/m³)和传统碳布阳极(4.36 W/m³)。此外,CCMF/RGO1000阳极在200天的运行中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最大工作电压为0.69 V,COD去除率达到95.4%。

主要结果
1. 材料表征结果
SEM图像显示CCMF/RGOt具有三维多孔结构,平均孔径随碳化温度升高而增大。XRD和拉曼光谱证实了材料的石墨化程度随温度升高而提高。XPS分析表明,材料表面主要含有碳、氧和氮元素,其中氮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但石墨氮和吡咯氮的比例增加,这有助于提高EET效率。

  1. MFCs性能结果
    CCMF/RGO1000阳极的启动时间仅为1天,远短于CCMF/RGO800(4.9天)和传统碳布阳极(16.6天)。电化学阻抗谱(EIS)显示,CCMF/RGO1000阳极的电荷转移阻抗(Rct)为2.08 Ω,显著低于其他阳极。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CCMF/RGO1000阳极上Geobacter的丰度达到83%,显著高于其他阳极。

结论
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一种高性能的三维氮掺杂多孔碳阳极(CCMF/RGO1000),显著提升了MFCs的功率输出和COD去除率。该阳极具有优异的导电性、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活性位点,能够促进微生物附着和EET过程。研究为开发高性能MFCs阳极提供了新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价值。

研究亮点
1. 创新性材料设计
通过热解交联的MF、Cts和GO复合材料,制备了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氮掺杂碳阳极,显著提高了MFCs的性能。

  1. 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CCMF/RGO1000阳极的功率密度达到11.28 W/m³,COD去除率为95.4%,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长期稳定性。

  2. 微生物群落优化
    CCMF/RGO1000阳极上Geobacter的丰度显著提高,进一步验证了材料对EET过程的促进作用。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研究还探讨了不同碳化温度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发现1000°C是优化导电性和氮含量的最佳温度。此外,研究对比了CCMF/RGOt与其他文献报道的阳极材料,证明了其在功率密度和COD去除率方面的优势。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