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等离子体影响生物质热解生成更多氢气、活性炭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机制

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DOI:10.1016/j.cej.2024.157923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以下是对该研究的学术报告:

主要作者及研究机构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 Deng Zhao、Yongxiang Liang、Lei Gou、Yalu Cui、Huashan Wang、Chunsheng Wang、Hui Liu、Shuai Guo 和 Suning Li。他们分别来自燕山大学车辆与能源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及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该研究发表于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并于2024年11月23日在线发布。

学术背景

该研究的主要科学领域是生物质热解(biomass pyrolysis)等离子体技术(plasma technology)的结合应用。生物质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可再生能源,可以通过热解转化为高质量的能源产品,如焦炭、含氧有机物和可燃气体。然而,传统热解过程中产生的焦油和二氧化碳(CO₂)排放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等离子体技术因其高能粒子和高化学活性,已被广泛研究用于改善热解过程,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焦油的二次裂解上,而对等离子体在生物质直接热解过程中对固相焦炭形成的影响尚未深入研究。

该研究旨在探索等离子体在生物质直接热解中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其对氢气(H₂)产量增加、活性焦炭生成以及CO₂排放减少的影响。通过设计高温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反应系统,结合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situ diffuse reflectance infrared spectroscopy, DRIFTS)检测技术,研究团队详细分析了等离子体对生物质热解过程的影响。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材料准备
    研究使用玉米秸秆作为生物质原料,经过105℃干燥24小时后粉碎,并通过100目筛网筛选。此外,还使用了纤维素、木质素和木聚糖作为生物质模型化合物。样品的元素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2. 高温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系统设计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套高温介质阻挡放电反应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双层夹心杯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加热装置和放电系统。反应器采用三层石英杯嵌套结构,上层腔体抽真空形成隔热层,下层腔体作为反应区。加热装置由陶瓷加热棒组成,最高温度可达900℃。放电系统通过离子发生器产生等离子体,并通过示波器监测电压和电流。

  3. 原位红外漫反射检测系统
    为了实时监测等离子体对生物质热解过程中焦炭表面官能团的变化,研究团队开发了一套原位红外漫反射检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等离子体发生器、高温原位反应池和红外光谱仪。通过针-板介质阻挡放电结构,研究团队实现了等离子体与红外技术的结合,能够原位检测焦炭结构官能团的转变。

  4. 材料表征
    研究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等离子体热解后的焦炭进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分析焦炭的碳结构,并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焦炭表面的元素和官能团分布。此外,还使用热重分析-质谱联用(TG-MS)技术对焦炭的气化反应活性进行了研究。

  5. 数据分析与结果计算
    研究通过气相色谱(GC)对热解气体产物进行分析,并通过质量平衡计算焦炭、液体和气体的产率。焦炭产率通过反应前后反应器质量的差值计算,气体产率则通过总质量减去焦炭和液体产率得到。

主要结果

  1. 等离子体对生物质热解产物的影响
    研究表明,等离子体显著促进了生物质热解过程中H₂的生成,并在50V电压下使H₂产量比常规热解增加了200倍。同时,等离子体还显著减少了CO₂的排放,降低了近70%。此外,等离子体热解还导致固体和液体产率下降,气体产率上升。

  2. 等离子体对焦炭结构的影响
    原位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等离子体显著促进了纤维素中C-H键的断裂,导致大量H₂的释放。此外,等离子体还抑制了焦炭中C=C键的形成,导致焦炭的芳香性降低,并生成了更多的缺陷结构。这些缺陷结构主要是碳本身的缺陷,而非氧掺杂的结果。

  3. 等离子体对CO₂转化的影响
    研究发现,等离子体将CO₂电离并重新吸附在焦炭表面,形成含氧官能团。随着温度升高,这些含氧官能团被分解为CO释放,从而减少了CO₂的排放。

  4. 焦炭的活性与结构
    等离子体热解后的焦炭具有更高的活性,其表面氧含量降低了3.89%。XRD和拉曼光谱分析表明,等离子体热解后的焦炭具有更无序的晶体结构,且其石墨化程度较低。

结论

该研究通过设计高温介质阻挡放电反应系统,详细探索了等离子体在生物质直接热解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显著促进了H₂的生成,减少了CO₂的排放,并生成了高活性的低氧焦炭。这一发现为生物质转化为清洁燃料提供了新的思路,并展示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质热解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研究亮点

  1. 重要发现
    等离子体显著提高了生物质热解过程中H₂的产量,并减少了CO₂的排放。同时,等离子体还生成了高活性的低氧焦炭,为生物质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2. 方法创新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套高温介质阻挡放电反应系统,并结合原位红外漫反射检测技术,实现了对等离子体热解过程的实时监测。这一方法为研究等离子体在生物质热解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工具。

  3. 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该研究首次详细探讨了等离子体在生物质直接热解中对固相焦炭形成的影响,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该研究还展示了等离子体技术在生物质热解中的灵活性,表明其可以通过不稳定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驱动,为生物质的清洁转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此外,研究生成的活性焦炭在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和污水处理等领域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

该研究不仅为生物质热解过程的优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还为等离子体技术在能源转化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方向。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