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液体采样-大气压辉光放电电离源的运行参数评估用于元素质谱分析

期刊:Anal Bioanal ChemDOI:10.1007/s00216-014-7990-6

基于液体采样-大气压辉光放电离子化源的元素质谱操作参数评估

作者与出版信息

本文由Lynn X. Zhang、Benjamin T. Manard、Stefanie Konegger Kappel及R. Kenneth Marcus合作完成,研究所在Clemson University。论文发表于《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2014年),属于“Emerging Concepts and Strategies in Analytical Glow Discharges”专题,由Rosario Pereiro和Steven Ray客座编辑。


研究背景与意义

液体采样-大气压辉光放电(Liquid Sampling-Atmospheric Pressure Glow Discharge,简称LS-APGD)是质谱分析中一种新兴的离子化技术。近年来,虽然质谱在小型化、低成本操作和多功能应用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但这些改进大多集中在有机质谱领域。相比之下,用于元素质谱的离子化源(如ICP和热离子化源)的商业实现变化甚微。

辉光放电质谱(GDMS)在分析金属、电子材料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传统上,该技术主要在低压下操作,而LS-APGD代表了一种新模式:通过大气压条件下的液体采样,实现对样品的直接激发和离子化。LS-APGD以其低功率、低成本和低样品消耗率成为元素质谱应用的潜在替代方案。

尽管之前的研究表明LS-APGD能够作为质谱的离子化源,参数间的相互作用和优化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多参数评估,揭示LS-APGD在元素质谱中的性能表现及优化操作条件。


研究目的

  1. 对LS-APGD在元素质谱中的性能进行系统性参数化研究。
  2. 优化操作条件,包括放电电流、液体流速、冷却气体流速及等离子体与采样锥的距离。
  3. 提供对LS-APGD操作原理的深入理解,以促进其发展和应用。

实验设计与流程

  1. 实验对象与样品制备

    • 样品包括五种测试元素(铯Cs、银Ag、铅Pb、镧La和镍Ni),浓度为$10^{-4}$ M,溶于1 M硝酸中。
    • 样品制备流程严格控制,以排除潜在干扰因素。
  2. 离子化源设计
    LS-APGD的基本构造包括:

    • 电解液通过玻璃毛细管流动,作为接地电极。
    • 金属对电极通过直流电源供电。
    • 氦气作为冷却/护套气体,通过不锈钢毛细管引入。
    • 等离子体在液体电极和金属对电极之间形成,测试参数范围包括:
      • 放电电流:5–50 mA
      • 液体流速:4–40 μL/min
      • 气体流速:0.1–0.9 L/min
      • 采样锥与等离子体的距离:0.25–1 cm
  3. 质谱系统

    • 采用Thermo Scientific LCQ Advantage MAX离子阱质谱仪,操作模式为正离子检测。
    • 质谱参数(如离子累积时间、扫描范围等)根据测试元素进行调试。
  4. 数据采集与分析

    • 每个参数在不同条件下运行三次实验,取平均值以评估重复性(RSD<10%)。
    • 通过信号强度、信噪比(S/B)及目标离子与背景离子(如氧化物)的比值,评估参数对LS-APGD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与讨论

  1. 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 放电电流:10 mA条件下,目标离子强度最高,背景离子信号较低。电流超过30 mA时,水相关的离子(如H(2)O({12})H(^+))显著增加,导致背景噪声升高。
    • 液体流速:低流速(10–15 μL/min)有利于减少溶剂负载,提高目标离子信号。
    • 气体流速:高气体流速(0.9 L/min)与长采样距离(1 cm)结合,可有效降低背景离子。
    • 采样距离:采样锥距离等离子体1 cm时,目标离子强度最高,背景离子干扰最少。
  2. 多元素分析

    • 不同元素因其化学特性(如氧化物键能、第一/第二电离能)在最佳操作条件上存在差异。例如:
      • 铈(La)具有较高的氧化物键能,其氧化物占主导地位,难以完全转化为自由离子。
      • 银(Ag)相对不活泼,最佳条件下氧化物信号最低。
  3. 检测限(LOD)评估

    • 在优化条件下,测试元素的浓度检测限范围为15–450 ng/mL,绝对质量检测限为0.2–4 ng。
    • 检测限性能与早期ICP-MS装置相当,展现了LS-APGD在微量样品分析中的潜力。
  4. 优化操作条件
    基于信号强度、S/B比和分子干扰水平,推荐的优化条件为:放电电流10 mA,液体流速10 μL/min,气体流速0.9 L/min,采样距离1 cm。


研究意义与展望

  1. 科学意义
    本研究首次全面揭示了LS-APGD的多参数相互作用机制,为其作为元素质谱离子化源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2. 应用潜力

    • LS-APGD作为低成本、低功耗的小型化离子化源,适合集成到现有的质谱平台中,将有助于实现有机质谱到元素质谱的转换。
    • 特别适用于资源受限的实验室及便携式分析设备开发。
  3. 未来研究方向

    • 在分析高盐基质样品和同位素比值分析中的应用。
    • 结合碰撞/反应技术以进一步降低分子干扰。
    • 评估LS-APGD在进阶ICP-MS平台上的性能表现。

研究亮点

  • 系统评估LS-APGD多参数的互依效应,为实际操作提供了清晰指导。
  • 在无碰撞/反应辅助下,实现了与高端质谱系统相当的检测性能。
  • 提出了低成本微型离子化源的新设计思路,为元素质谱分析开辟了新路径。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