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档属于类型b,是一篇关于储罐罐底板腐蚀分析及防腐措施的科学论文。
作者与期刊信息
本文由张延丰撰写,作者单位为中国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管道科学研究院。论文发表于《油气储运》期刊,具体发表年份未明确提及。
论文主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原油储罐罐底板的腐蚀情况及相应的防腐措施。通过对某储罐罐底板的腐蚀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分析了腐蚀原因及机理,并提出了改进防腐措施的建议。
主要观点与论据
1. 储罐腐蚀情况调查
本文首先对某原油储罐的腐蚀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该储罐建于某年,大修后更换了中幅板和边缘板,并采用了无机富锌漆和导静电涂料进行防腐,同时加装了铝合金牺牲阳极。然而,运行不到三年即发生腐蚀穿孔漏油事故。通过对腐蚀点的检测,发现上表面腐蚀严重,主要表现为点腐蚀,局部防腐层已完全失效,牺牲阳极消耗殆尽。下表面腐蚀较轻,主要表现为均匀性腐蚀或锈斑。
2. 腐蚀原因分析
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腐蚀原因:
- 涂料的防腐性能:涂料是腐蚀性介质与金属基体之间的屏障,其性能直接影响防腐效果。本文指出,导静电涂料中加入导电填料后,其防腐性能可能发生显著变化。
- 施工质量及涂料配比不当:施工过程中,若金属表面除锈不达标或涂料配比不当,会导致涂料与金属基体结合能力下降,从而产生剥离现象。此外,导静电涂料中石墨粉含量过高会降低涂料的抗渗透性能,使腐蚀性介质更易到达金属表面。
- 牺牲阳极与涂料搭配不当:牺牲阳极在涂料出现缺陷时可提供保护电流,但当涂料层电阻率较低时,牺牲阳极会过早消耗,无法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 局部破损点加速金属腐蚀:导静电涂料局部破损后,会形成腐蚀电池,加速金属腐蚀。
3. 腐蚀机理分析
本文详细分析了储罐罐底板腐蚀的机理。罐底积水是腐蚀的根本原因,水中的氯离子(Cl⁻)和硫酸根离子(SO₄²⁻)与金属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金属溶解。在点蚀源成长过程中,溶解的金属离子水解生成氢离子(H⁺),氢离子向金属与涂料层之间及金属内部渗透,导致涂料层剥离和金属脆化,进一步加速腐蚀。
4. 防腐措施改进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 在涂刷导静电涂料时,应使用无机富锌涂料或有机富锌涂料作为底层涂料,以在表面涂料层破损时起到牺牲阳极的作用。
- 按适当比例添加石墨粉等导电性材料,避免片面追求导电率而降低涂料的抗渗透性能。
- 根据《液体石油产品静电安全规程》的要求,确保原油在流动、搅拌、灌入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荷迅速释放,以避免火灾或爆炸事故。
- 采用绝缘涂料与牺牲阳极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牺牲阳极在涂料层破损时能提供集中电流保护,消除局部腐蚀电池。
论文的意义与价值
本文通过对储罐罐底板腐蚀情况的深入分析,揭示了腐蚀原因及机理,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腐措施改进建议。这些建议不仅有助于延长储罐的使用寿命,还能提高储罐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此外,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为其他类似储罐的防腐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亮点与特色
本文的亮点在于:
- 通过对储罐腐蚀情况的现场调查,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增强了研究结论的可信度。
- 从涂料性能、施工质量、牺牲阳极搭配等多个角度全面分析了腐蚀原因,提出了系统性的改进建议。
- 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案例,深入探讨了腐蚀机理,为防腐措施的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文为储罐罐底板的防腐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