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的科学论文。以下是对该研究的详细学术报告:
本研究由Jeong-Yun Sun、Xuanhe Zhao、Widusha R. K. Illeperuma、Ovijit Chaudhuri、Kyu Hwan Oh、David J. Mooney、Joost J. Vlassak和Zhigang Suo等作者共同完成,分别来自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首尔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杜克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哈佛大学Wyss生物启发工程研究所以及哈佛大学Kavli生物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该研究于2012年9月6日发表在《Nature》期刊上,题为“Highly Stretchable and Tough Hydrogels”。
水凝胶(hydrogels)在组织工程、药物递送、光学和流体学执行器以及生物研究中作为细胞外基质模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往往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大多数水凝胶的拉伸性能较差,例如海藻酸盐水凝胶在拉伸至原始长度的1.2倍时就会断裂。尽管某些合成弹性水凝胶的拉伸性能有所提升,但在含有缺口的情况下,其性能显著下降。水凝胶的断裂能量(fracture energy)通常较低,约为10 J/m²,远低于软骨(1,000 J/m²)和天然橡胶(10,000 J/m²)。因此,提升水凝胶的机械性能成为研究热点。
本研究旨在通过合成具有离子交联和共价交联网络的水凝胶,显著提升其拉伸性能和断裂能量。研究的目标是开发一种能够承受极大拉伸且具有高断裂能量的水凝胶,并探索其变形和能量耗散机制。
水凝胶的合成
研究团队通过混合两种交联聚合物——离子交联的海藻酸盐(alginate)和共价交联的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来合成水凝胶。海藻酸盐链由甘露糖醛酸(mannuronic acid, M单元)和古洛糖醛酸(guluronic acid, G单元)组成,G单元块通过二价阳离子(如Ca²⁺)形成离子交联。聚丙烯酰胺链则通过共价交联形成网络。具体合成步骤如下:
机械性能测试
合成的水凝胶被切割成75.0 × 5.0 × 3.0 mm³的样品,并在室温下使用拉伸机进行机械测试。测试包括拉伸至断裂、缺口敏感性测试以及能量耗散测试。研究还通过金属球撞击实验展示了水凝胶的大变形恢复能力。
数据分析
研究团队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断裂能量等参数分析了水凝胶的机械性能。此外,还通过荧光标记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海藻酸盐在混合凝胶中的分布情况。
高拉伸性能
合成的海藻酸盐-聚丙烯酰胺混合水凝胶能够拉伸至原始长度的20倍以上而不破裂。即使在含有缺口的情况下,水凝胶仍能拉伸至17倍原始长度。
高断裂能量
混合水凝胶的断裂能量达到9,000 J/m²,远高于单一网络水凝胶的断裂能量(10-250 J/m²)。这种高断裂能量归因于两种机制的协同作用:共价交联网络的裂纹桥接(crack bridging)和离子交联网络的解链(unzipping)。
能量耗散与恢复
混合水凝胶表现出显著的滞后现象(hysteresis),且在卸载后大部分变形能够恢复。离子交联的解链导致内部损伤,但通过重新交联可以实现自修复。
组成对性能的影响
研究还发现,混合水凝胶中丙烯酰胺的比例对其机械性能有显著影响。当丙烯酰胺含量为86 wt%时,断裂能量达到最大值8,700 J/m²。
本研究通过合成具有离子交联和共价交联网络的水凝胶,成功开发出具有极高拉伸性能和断裂能量的新型水凝胶。这种水凝胶不仅能够承受极大的变形,还表现出优异的能量耗散和自修复能力。其高机械性能使其在组织工程、药物递送、光学和流体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此外,研究还揭示了混合网络中弱键和强键协同作用的机制,为未来设计高性能水凝胶提供了新的思路。
高拉伸性与高断裂能量
混合水凝胶的拉伸性能达到20倍以上,断裂能量高达9,000 J/m²,远超现有水凝胶。
能量耗散与自修复机制
通过离子交联的解链和重新交联,水凝胶能够有效耗散能量并实现自修复。
组成优化与性能调控
研究揭示了混合水凝胶中丙烯酰胺比例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为材料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广泛的应用前景
这种高性能水凝胶在生物医学、光学和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需要高机械稳定性和自修复能力的场景中。
本研究不仅推动了水凝胶材料科学的发展,还为相关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