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用无框力矩电机设计

机器人用无框力矩电机设计

电枢上无铁心的直流无刷力矩电机设计与研究

本文属于类型a,即报告了一项原创性研究。以下是对该研究的详细学术报告:

作者与机构

本文的主要作者是刘春和,来自天津航海仪器研究所(Tianjin Navigation Instrument Research Institute, Tianjin 300131, China)。该研究发表于《微电机》期刊2002年第35卷第3期。

学术背景

该研究的主要科学领域是电机工程,特别是无刷直流力矩电机的设计与优化。传统直流力矩电机的静摩擦力矩一直是影响系统精度的主要问题,因为它会导致系统出现“死区”。随着系统精度的不断提高,减少或消除静摩擦力矩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电机的静摩擦力矩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机械摩擦、永磁体与导磁体之间的磁滞阻尼、以及转子铁心开槽引起的磁阻力矩。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铁心电枢无刷直流力矩电机,通过去除电枢上的铁心并使用电子换向技术,完全消除了静摩擦力矩。

研究流程

  1. 电机设计:该电机采用钕铁硼永磁体作为激磁材料,气隙磁密通过模拟磁路直接测量。电枢绕组采用单层分布绕组,有效边为单层,端部为双层,这种设计简化了结构并便于环氧树脂灌注。
  2. 参数计算:推导了电机的电流、力矩和反电势等参数的计算方法。具体包括:
    • 一相绕组的力矩计算,假设气隙磁通按正弦分布。
    • 一相绕组的反电势计算,考虑了转子转速和绕组导体的线速度。
    • 星形接法单相导通三相三状态(Y133)的力矩和电流计算。
    • 星形接法两相导通三相六状态(Y236)的力矩和电流计算。
    • 星形接法三相导通三相六状态(Y336)的电流和力矩计算。
    • 三角形接法三相导通三相六状态(△336)的电流和力矩计算。
  3. 堵转状态分析:分析了堵转状态下的电流和力矩,推导了不同控制方式下的电流和力矩计算式。
  4. 绕组导线影响:研究了绕组导线直径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发现加粗导线直径可以增加力矩,但同时会增加电流和功耗。
  5. 实例计算:对一种工作在Y236状态下的无铁心无刷力矩电机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不同绕组导线的计算结果。

主要结果

  1. 力矩和电流计算:推导了不同控制方式下的力矩和电流计算公式,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这些公式的准确性。
  2. 堵转状态分析:得出了堵转状态下的电流和力矩计算式,并分析了不同控制方式下的力矩波动。
  3. 绕组导线影响:发现加粗导线直径可以显著增加力矩,但同时会大幅增加电流和功耗,力矩系数则随导线直径的平方成反比减小。
  4. 实例验证:通过实际电机的测试数据,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实测值与计算值基本吻合。

结论与意义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铁心电枢无刷直流力矩电机,完全消除了静摩擦力矩,显著提高了系统精度。此外,该电机的电气时间常数小、加工工艺简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研究还推导了电机的电流、力矩和反电势等参数的计算方法,为电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亮点

  1. 创新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无铁心电枢无刷直流力矩电机,完全消除了静摩擦力矩。
  2. 理论推导:详细推导了电机的电流、力矩和反电势等参数的计算方法,为电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3. 实例验证:通过实际电机的测试数据,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准确性,证明了该设计的可行性。

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本文还详细分析了绕组导线直径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发现加粗导线直径可以显著增加力矩,但同时会大幅增加电流和功耗。这一发现为电机的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参考。

总之,该研究在电机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为无刷直流力矩电机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下一篇:无静摩擦力矩的无刷直流力矩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