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

冷等离子体处理对猪里脊肉和肌原纤维蛋白性质的影响

期刊: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DOI:10.1016/j.lwt.2022.113484

这篇文档属于类型a的科学研究报告,以下是根据文档内容生成的学术报告:


研究主要内容及研究背景

这篇文章题为《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Cold Plasma Treatment of Pork Loin: Effects on Muscl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Emulsifying Properties of Pork Myofibrillar Protein》,发表于《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2年第162期,文章编号113484),文章在线出版时间为2022年4月23日。本研究的主要作者包括来自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Ji Luo(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Weimin Xu(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Qiang Liu(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Ye Zou(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Daoying Wang(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对应作者),以及Jianhao Zhang(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对应作者)。

  1. 研究背景与目的 本研究属于肉品加工和食品理化特性研究领域。介电阻挡放电冷等离子体(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Cold Plasma,DBD-CP)作为一种新型加工技术,近年来在肉品杀菌、保鲜及功能特性调控等领域受到关注。然而,关于DBD-CP在促使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氧化的作用机制、其对肌肉品质(包括嫩度和乳化性能)的影响研究仍存在不足。已有研究表明冷等离子体能生成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和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 RNS)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影响蛋白质结构功能和肉制品的感官品质。本研究旨在探讨DBD-CP在不同电压处理水平下对猪里脊肌肉的理化特性和MP乳化性能的影响,为开发基于冷等离子体的肉品功能改善加工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与流程

  1. 研究设计与材料

    • 研究对象包括取自同一批次6月龄90千克左右的太湖黑猪第八胸椎处的腰大肌肉样品。样本在屠宰后48小时被真空包装并冷冻保存(-18℃)。
    • 提取肌原纤维蛋白采用磷酸盐缓冲体系的溶解和离心方法,并使用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
  2. 冷等离子体处理 研究中DBD-CP处理装置包括交流耐压测试设备、铝制电极和聚丙烯介质屏障等组件,样品分别在50 kV、60 kV、70 kV电压范围内处理。

  3. 主要实验方法

    • 颜色与pH测定:采用色差计测定L*(亮度)、a*(红度)和b*(黄度)值;pH通过肉与蒸馏水混合后的匀浆测定。
    • 剪切力与肌原纤维碎裂指数(MFI)测定:剪切力利用数显肌肉嫩度计测定;MFI通过检测540 nm处吸光度值计算。
    • 肌原纤维蛋白氧化与乳化性能:氧化水平分别通过羰基含量和总巯基含量测定,乳化性能通过乳化活性指数(EAI)与乳化稳定指数(ESI)评估。
    • 微观结构观察: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用于分析处理肉样中肌原纤维的微观变化。
    • 数据分析:利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显著性水平(p<0.05)。

研究主要发现与结果分析

  1. 冷等离子体产生活性物质的光谱分析 在200–1100 nm波长范围内,DBD处理产生的活性气体在光谱中观察到主要包括N2、N2+和O2的激发特征。这些活性物质可能是氧化反应和质构变化的重要原因。

  2. 肉质的颜色与pH变化 研究发现,随着处理电压的增加,a*值显著降低,表明肉的红度减弱,与肌红蛋白(Myoglobin, Mb)氧化形成正铁肌红蛋白(MetMb)有关。此外,pH值也随着电压增加显著降低,可能与酸性物质生成有关。

  3. 嫩度与MFI 剪切力在高强度电压(70 kV)下显著降低,同时MFI显著升高,表示肌肉嫩度得到增强。这可能与DBD-CP处理引发的I带、Z线和M线的断裂及肌原纤维蛋白降解相关。

  4. 氧化水平与乳化性能 随处理电压增加,蛋白羰基含量显著升高,而总巯基含量显著下降。这表明高电压促进MP氧化。高电压处理(70 kV)情况下,EAI和ESI分别提高66.67%和54.21%,表明乳化性能被显著改善,这可能与蛋白质构象松散和疏水基团暴露相关。

  5. 肌肉微观结构 TEM图像显示,未经处理的样本中A带、I带等结构清晰可见,而70 kV处理后Z线断裂变得显著,M线模糊。这表明DBD-CP处理改变了肌肉的微结构,可能进一步导致嫩化效应。


研究结论与科学价值

本研究系统评估了DBD-CP对猪里脊肉质和MP乳化性能的影响,发现DBD-CP处理能够: - 促进Mb氧化,降低肉标色,改善乳化功能; - 增加MP的氧化程度,同时改善油脂结合能力; - 通过破坏肌纤维结构提高肉制品的嫩度;

DBD-CP作为一种非热加工技术,具有改善肉制品功能特性的潜在应用价值。然而,未来研究需权衡蛋白质过度氧化可能对品质产生的负面影响。


研究亮点及意义

  1. 创新性:研究首次系统探索了DBD-CP处理电压对MP乳化功能的影响规律。
  2. 应用潜力:为冷等离子体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3. 多维度分析体系:从理化特性、分子水平氧化、微结构及机能性综合分析机制。

本研究揭示了冷等离子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潜力,为肉类加工行业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和重要启示。

上述解读依据用户上传的学术文献,如有不准确或可能侵权之处请联系本站站长:admin@fmre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