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介绍了一篇关于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 LM)的科学共识评审论文,该论文由Jessica A. Wilcox、Ugonma N. Chukwueke、Myung-Ju Ahn等多位作者共同撰写。研究得到了神经肿瘤协会(Society for Neuro-Oncology)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的支持,发表在2024年10月的《Neuro-Oncology》杂志上。
脑膜转移是晚期癌症的一种复杂并发症,随着现代癌症治疗的进步,患者的生存期延长,尤其是脑实质转移患者,使得LM的治疗和研究得以不断发展。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管理LM,多学科的国际专家团队针对LM的生物学、流行病学、诊断、管理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达成共识。
近年来,LM在癌症患者中的发病率显示上升趋势,尤其是在某些高危癌症分子亚型中。科学界正努力深入了解癌细胞在脑膜区域的生物特性并发展创新的治疗方案,以改写传统患者生存仅2-4个月的标杆。
LM的发生是源于肿瘤细胞进入并在脑膜中生长,其中涉及多种复杂的生物学机制。这些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直接从脑或硬膜转移、神经周围侵袭以及静脉逆流等方式进入脑膜。一旦入侵,肿瘤细胞在脑膜中自由循环,形成附着在脑、脊髓及神经表面的斑块,或在脑脊液中以漂浮状态存在。
由于脑膜部位氧气和营养物质相对匮乏,肿瘤细胞需要具备特殊的生存能力。现阶段的研究已经开发出具备相应特性的细胞系模型,这些模型能够在低氧环境中存活并向脑膜优先转移。
LM的发病率由于其相对的罕见性及诊断上的挑战而难以量化。既往的研究表明,其在肺癌、乳腺癌和黑色素瘤等肿瘤中的发生率变动幅度较大。然而,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尤其是MRI及脑脊液检测手段的精进,早期诊断成为可能。
MRI是LM诊断的首选影像技术,脑和脊髓的全MR影像有助于LM的早期发现和监测。然而,脑膜上细微的病变及影像设备之间的差异可能影响检测的敏感度和一致性。
传统上,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被视为诊断LM的金标准,但其结果受制于样本量和采集处理方法。新的液体活检技术,包括循环肿瘤DNA(ctDNA)和罕见细胞捕获技术,显示出了更高的诊断灵敏度,并能用于评估治疗反应和预后。
传统放射治疗主要针对症状较明显的肿块进行姑息治疗,因为单一部位的放疗难以控制扩散的病变。相比之下,质子束颅脊照射(CSI)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因为其能够覆盖所有脑膜病灶,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多种小分子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已经显示出对LM的有效性。这些药物能够穿透血脑屏障,提供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然而,药物在脑脊液中的穿透性通常依赖于剂量,因此需要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以优化疗效。
鞘内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CSF流动顺畅、脑室内药物输送方便的患者。传统的化疗药物如甲氨蝶呤已在鞘内使用多年,而最新的研究探索了一些创新的药物如曲妥珠单抗和帕尼单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也有研究利用放射性标记同位素进行治疗,例如131-I-omburtamab,被用于原发性脑肿瘤和继发性脑膜肿瘤中,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
Ommaya储液器和CSF引流装置是LM患者常用的两个外科设备。Ommaya储液器能够方便频繁的CSF采样和药物输送,减少了腰椎穿刺的相关并发症,且对LM的整体管理提供了便利。而CSF引流装置主要用于缓解颅内压增高造成的症状,是一种纯粹的姑息性措施。
LM的临床研究需要标准化的试验设计以加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不同试验中患者队列的选择标准、研究终点选择以及反应评估的标准化有待完善。此外,探索性使用CSF中的ctDNA和CTC作为研究终点,对于提高诊断敏感性和研究结果的精确性至关重要。
本文总结的共识意见为临床管理和研究提供了全面的建议,并强调需要提高LM研究的多中心协作和患者注册速度。同时,随着癌症患者生存期的延长,对LM患者的整体照护,包括神经认知评估和生活质量研究,将变得愈发重要。通过多方合作和创新技术的应用,未来的研究充满了可能性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