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Neuroscience 2024.8-2024.9

Nature Neuroscience (volume 27)

关于生理多巴胺信号对纹状体动态亚秒调制的约束

研究背景与目的

这篇论文的标题是“Constraints on the subsecond modulation of striatal dynamics by physiological dopamine signaling”,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 2024年10月第27卷。文章的主要作者包括Charltien Long, Kwang Lee, Long Yang, Theresia Dafalias, Alexander K. Wu, 和 Sotiris C. Masmanidis,他们分别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和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DGIST)以及波士顿大学等机构。这项研究于2024年7月3日在线发表,并于2024年10月正式刊登。

该研究探讨了纹状体(striatum)中神经动态的亚秒级调节是否受到生理性多巴胺信号的影响。多巴胺能神经元在联想学习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其在行为调节中的即时作用依然存在争议。传统观点认为,多巴胺能神经元能够通过快速调节纹状体的神经放电活动来影响行为。然而,近来的研究指出,只有当多巴胺信号超过生理水平时,这种调节效果才显著,这引发了对生理水平下多巴胺信号对纹状体瞬时动态的影响是否微弱的质疑。为了验证这一假设,研究团队通过操控小鼠的多巴胺水平并监测其纹状体的神经活动,系统性地探讨了多巴胺信号对纹状体动态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实验流程

研究中,作者设计了多个实验步骤,通过光遗传学技术结合多电极记录(multielectrode recording)光纤光度(photometry)手段,实时监测了小鼠纹状体中多巴胺信号的变化及其对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实验设备是一种专门设计的光探针设备(opto-probe device),其包含256电极阵列和用于多巴胺检测的光纤。研究对象是经过基因改造的DAT-Cre小鼠,分别在实验中接受了纹状体和腹侧被盖区(VTA)的光遗传学操控。

实验的流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 监测多巴胺信号与神经元放电:通过在纹状体中植入光探针,研究者能够同步记录纹状体神经元的放电活动以及在奖励刺激下多巴胺信号的变化。奖励刺激通过不定期提供甜牛奶来引发舔舐行为及多巴胺释放,并通过光遗传学手段抑制或增强VTA中的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评估其对纹状体神经活动的影响。

  1. 操控多巴胺水平并评估其对神经活动的影响:通过抑制或增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性,研究团队检测了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和超出生理水平的多巴胺信号对纹状体神经元的放电影响。实验设计了多种对比组,包括单纯奖励刺激与光遗传学操控多巴胺信号的组合,以此探讨多巴胺信号在不同强度下的作用。

实验结果

研究表明,生理性水平的多巴胺信号对纹状体神经元放电的调节作用微弱。当多巴胺水平处于正常的奖励匹配(reward-matched)范围内时,纹状体的神经放电活动仅出现轻微变化,且不显著影响行为反应。然而,当多巴胺信号被人为升高到超过奖励匹配水平时,纹状体神经活动显示出显著增强的电生理反应。这种现象表明,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多巴胺信号对纹状体神经元瞬时动态的影响较小,而非多巴胺能输入可能在更大程度上主导了这些动态。

通过神经元放电数据的解码分析,研究者进一步证明,只有当多巴胺信号放大到正常奖励匹配水平的3-4倍时,纹状体的神经活动才能显著与奖励相关的行为信号区分开来。相较之下,非多巴胺能输入,例如VTA中的GABA能神经元(GABAergic neurons)的激活,能引发更强的纹状体神经活动变化,提示非多巴胺能输入在纹状体的亚秒级调控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研究意义与价值

该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挑战了广泛接受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在快速行为调节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假设。结果显示,在生理条件下,多巴胺信号并非纹状体神经动态的主要驱动因素,这种信息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纹状体的神经网络及其对行为的调控机制。

这项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 1. 拓展了对多巴胺信号功能的理解,即多巴胺信号在快速行为调控中所起的作用比先前认为的更为有限。 2. 提供了新的实验方法来区分生理水平与超生理水平的多巴胺信号,这对于未来研究多巴胺功能的实验设计有重要启示。 3. 研究为理解纹状体动力学和相关神经精神疾病(如帕金森病和成瘾)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

研究亮点

  1. 技术创新:研究开发的光探针设备结合了多电极记录和光纤光度技术,能够同步监测多巴胺信号和神经元放电,为理解神经动态提供了新的工具。

  2. 精确的实验设计:通过光遗传学技术操控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并与奖励行为相结合的实验设计,极大提高了对多巴胺信号和行为之间因果关系的探究精度。

  3. 重要发现:该研究首次系统性地证明了生理水平的多巴胺信号对亚秒级神经动态影响有限,超生理水平的多巴胺信号才会引发强烈的神经反应。

未来研究方向

该研究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区分多巴胺信号在不同任务和行为情境下的作用机制将是关键,特别是在涉及复杂运动和学习行为的实验中。此外,研究也提示,应更加谨慎地使用光遗传学手段,并进行多巴胺信号的精确校准,以避免过度激发多巴胺能神经元而误导结论。


这篇研究不仅对多巴胺信号调控行为的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还为未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范式和理论基础。

下一篇:性别偏向的威胁区分神经编码在伏隔核传入神经中驱动奖赏行为的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