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Neuroscience 2024.8-2024.9

Nature Neuroscience (volume 27)

阿尔茨海默病中与Aβ斑块和tau缠结病理相关的蛋白质组学变化

这是一篇来自 《Nature Neuroscience》 的原始研究论文,发表于 2024 年 10 月,题目为《Proteomic chang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progressive Aβ plaque and tau tangle pathologies》。本文作者团队来自多个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包括 Lund UniversityMITRush University Alzheimer’s Disease Center。研究探讨了阿尔茨海默症(AD)中蛋白组学变化与 Aβ 斑块和 tau 蛋白缠结进展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这些变化的潜在生物学意义及其在疾病阶段中的作用。


研究背景

阿尔茨海默症的主要病理特征是脑内 Aβ 斑块和 tau 缠结的积累。现有研究表明,Aβ 斑块的出现往往先于 tau 蛋白的缠结,而 tau 蛋白的扩散通常伴随明显的神经退行性变化和认知功能障碍。然而,AD 的发病机制具有多因素特点,除了 Aβ 和 tau 外,还有其他关键蛋白和生物学途径参与。

通过蛋白组学分析,特别是对脑脊液(CSF)样本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不同阶段中的分子事件。这项研究结合了 PET 影像学和 CSF 蛋白组学数据,试图解析 Aβ 和 tau 病理学背后的蛋白质变化,并探索这些变化如何帮助预测疾病进程及其可能的治疗靶点。


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基于 BioFinder-2 队列中的 877 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覆盖了从认知正常个体到阿尔茨海默症痴呆患者的整个 AD 病程。研究主要方法包括:

  1. 分组与数据采集:

    • 根据 Aβ 和 tau 的 PET 检测结果,参与者被分为 4 组:
      • A−T−:无 Aβ 及 tau 病理
      • A+T−:仅有 Aβ 病理
      • A+T+:Aβ 和 tau 均阳性
      • 非 AD 病例:无 Aβ 阳性,但有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
  2. 蛋白组学分析:
    使用 Olink Explore 3072 技术对 CSF 样本中的 2943 种蛋白进行检测,并筛选出至少 70% 样本中检出的 1331 种蛋白进行进一步分析。

  3. 影像学分析:

    • 使用 Aβ 和 tau PET 图像测量脑内病理负荷。
    • CSF 中 Aβ42/Aβ40 的比值被用于检测 Aβ 斑块的存在,而 tau-PET 反映了皮质中不溶性 tau 蛋白的水平。

主要发现

  1. 差异蛋白的鉴定
    研究共发现 127 种差异表达蛋白(DAPs) 在 AD 病程中呈现显著变化。这些蛋白分为三类:

    • 早期蛋白(Early DAPs): 如 SMOC1,这些蛋白在 A+T− 阶段即表现出升高,但在 tau 病理发展后无显著增加。
    • 核心蛋白(Core Proteins): 包括 ITGAM 和 MAPT 等蛋白,这些蛋白在整个 AD 病程中都呈现升高趋势。
    • 晚期蛋白(Late DAPs): 如 FABP3 和 ENO2,这些蛋白主要在 tau 病理出现后升高,表明它们与晚期神经退行性变化相关。
  2. 与细胞类型的相关性

    • Aβ 相关蛋白(如 SMOC1)主要在 胶质细胞 中表达。
    • tau 相关蛋白(如 MAPT)则主要在 神经元 中表达。
  3. 功能富集分析

    • 早期蛋白主要与 突触传递、蛋白质泛素化和抗氧化应答 等过程相关。
    • 晚期上调蛋白与 能量代谢和糖酵解 过程相关,而下调蛋白则与 细胞骨架和核结构 相关。
  4. 特异性与验证

    • 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相比,大部分 AD 核心蛋白在非 AD 患者中未见显著改变,表明这些蛋白具有高度疾病特异性。
    • 研究还在 BioFinder-1 和 ADNI 数据集中验证了主要蛋白的差异表达,结果显示两组数据集之间有超过 90% 的一致性。
  5. 纵向分析

    • 高水平的 FABP3 和 ENO2 等蛋白与 tau 蛋白的持续积累显著相关,表明这些蛋白可能是 AD 进展的预测因子。

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

  1. 分子分期与生物标志物
    这项研究识别出的蛋白质组合不仅可以用于 AD 的 分子分期,还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 生物标志物。例如,SMOC1 可以作为检测 Aβ 斑块早期积累的潜在标志物。

  2. 治疗靶点的发现
    研究揭示了多个可能的治疗靶点,如 FABP3 和 14-3-3 家族蛋白,这些蛋白的异常表达与神经退行性变化密切相关。

  3. 免疫反应的关键作用
    研究发现,AD 中的微胶质细胞免疫反应占据重要地位,这为未来的 免疫治疗 提供了新思路。

  4. 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比较
    通过与非 AD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系统比较,本研究厘清了 AD 的独特蛋白组变化,为理解不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共同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研究亮点

  • 多组学整合:首次将 PET 影像学和 CSF 蛋白组学相结合,深入解析了 AD 病理发展的各阶段。
  • 大规模验证:通过跨数据集的验证提高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 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如 SMOC1,具有早期诊断潜力。

结论与未来展望

本文通过多组学整合和系统的蛋白组分析,深入揭示了 AD 病程中蛋白质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生物学意义。这些发现不仅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靶点,还为理解 AD 与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异同提供了重要见解。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这些蛋白在 临床干预个体化治疗 中的应用价值,并拓展至 不同人群 以验证结果的普适性。


这项研究为阿尔茨海默症的病理解析提供了新的视角,标志着该领域在多组学应用方面的重要进展。

下一篇:全外显子测序揭示癫痫不同亚型间的共享和独特的超罕见遗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