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层堆叠的宽带高性能光学调制器

高性能宽带光学调制器的研究:基于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堆叠结构的创新设计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随着光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光调制器在现代电信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如何在提高调制深度的同时降低插入损耗,一直是该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二维材料(如石墨烯、六方氮化硼 (h-BN) 和二硫化钼 (MoS₂))因其独特的光电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石墨烯,由于其高载流子迁移率、可调节的光学性质以及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的强相互作用,被认为是开发高性能光学调制器的理想材料。 尽管已有研究在基于石墨烯的光学调制器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这些器件往往存在调制深度不足或插入损耗过高的问题。此外,传统调制器的设计通常依赖于厚介质层,这...

基于石墨烯的可编程双偶极子天线与寄生元件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石墨烯的可编程双偶极子天线与寄生元件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石墨烯的可编程双偶极天线 学术背景 太赫兹(THz)频段(0.1至10 THz)因其独特的特性,在无线通信、高分辨率成像和人体中心通信等领域中引起了广泛关注。然而,太赫兹波在大气中的传播损耗较大,导致短距离通信成为其主要缺点之一。此外,设计和制造适用于太赫兹应用的设备也面临挑战,尤其是信号源的增益和覆盖范围问题。尽管如此,亚太赫兹频段为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包括理论数据速率超过100 Gbps的信道容量、天线几何形状的显著小型化以及更高的空间分辨率。 为了克服这些限制,可重构天线(RAs)成为无线通信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传统的可重构天线通常通过PIN二极管、微机电系统(MEMS)开关等实现,但这些技术不适用于太赫兹频段。石墨烯作为一种二维材料,因其可调表面电导率和与其它组...

石墨烯/氮化硼莫尔超晶格中的扩展量子反常霍尔态

石墨烯/六方氮化硼莫尔超晶格中的扩展量子反常霍尔态 学术背景 近年来,拓扑平带中的电子行为引起了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广泛关注。拓扑平带中的电子在强关联效应下可以形成新的拓扑态,这些态在零磁场下表现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QAHE)。特别是,多层石墨烯与六方氮化硼(hBN)形成的莫尔超晶格系统为研究这些拓扑态提供了理想的平台。此前的研究表明,五层菱面体石墨烯(rhombohedral graphene, RG)与hBN的莫尔超晶格在约400毫开尔文的温度下表现出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Fractional Quantum Anomalous Hall Effect, FQAHE),这引发了关于其机制和莫尔效应作用的广泛讨论。 然而,关于这些拓...

基于范德华磁体Cr2Ge2Te6邻近效应的无缝石墨烯自旋阀

无缝石墨烯自旋阀的构建:基于范德华磁体Cr₂Ge₂Te₆的邻近效应 研究背景与意义 石墨烯作为一种二维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子传输性能和长自旋扩散长度,在自旋电子学中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然而,石墨烯自身的自旋-轨道耦合(Spin-Orbit Coupling, SOC)和磁交换耦合(Magnetic Exchange Coupling, MEC)较弱,这限制了其在自旋信息生成和操控中的功能。而通过邻近效应(Proximity Effects),即利用与相邻材料的短程相互作用,可以在石墨烯中引入额外的物理性质,从而提升其自旋器件的性能。尽管此前研究已分别在石墨烯中实现了SOC和MEC的独立调控,但二者共存的案例尚未被明确验证。此外,完全依赖邻近效应构建一体化自旋电子器件仍是一个技术挑战。 近期...

在Mott绝缘体中发现电子-空穴晶体的证据

背景介绍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Mott绝缘体中的电子-空穴晶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类晶体能够实现量子激发态,具备承载反流超流性和拓扑序的潜力,并且具有长程量子纠缠的特性。然而,对于Mott绝缘体中电子和空穴晶体共存的实验证据尚未充分展现。在通常条件下,强电子-电子相互作用会驱动新晶体序的形成,引发Wigner晶体或者掺杂Mott绝缘体中的电荷有序现象。该类型的电子晶体是一个表现出多度量自由度的强量子涨落的多体系统,这已被用于量子模拟中。 来源介绍 该研究论文由多个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共同撰写,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功能智能材料研究所、化学系、高级二维材料中心,北大深圳研究生院高级材料学院,俄罗斯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光子与二维材料中心等。具体的作者包括Zhizhan Qiu、Yixuan Han、K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