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严重急性肾损伤是危重病期间预后的主要可改变因素

持续性严重急性肾损伤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 背景介绍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住院患者和危重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全球每年导致超过1000万人死亡,并且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进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尽管大多数AKI病例在72小时内恢复,但少数患者会发展为持续性严重AKI,这类患者的预后显著更差。然而,目前对持续性严重AKI的定义、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尚缺乏统一的认识。因此,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疾病的临床意义,并为未来的治疗干预提供依据,Hernando Gómez及其团队开展了这项研究。 论文来源 该研究由Hernando Gómez(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重症医学项目)领衔,合作者包括来自匹兹堡大学...

心血管手术诱导的代谢重编程在重症监护中急性肾损伤的作用

重大心血管手术诱导的代谢重编程在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一项代谢组学研究 学术背景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导致超过1790万人死亡,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2%。随着疾病负担的增加,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其一生中可能需要接受外科手术干预。目前,全球每年进行超过200万例心脏手术。尽管心脏手术在心血管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带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也相当高。术后恢复通常涉及宿主的炎症反应,心肌缺血、内皮功能障碍和缺血-再灌注损伤等因素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器官功能障碍。然而,我们对术后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了解甚少,这限制了基于证据的改善患者预后的可能性。 近年来,代谢组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心血管手术后的代谢变化提供了新的工具。代谢组学可以全面表征术后代谢模式,揭示与手术应激和术后器官功能障碍相关...

用于治疗缺血再灌注诱导急性肾损伤的巨噬细胞膜伪装纳米酶

静注巨噬细胞膜伪装纳米酶靶向治疗急性肾损伤的创新研究报告 背景介绍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症,其特征是肾功能的快速下降,并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统计数据显示,AKI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0%-15%,而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则超过50%,每年全球导致超过200万例死亡。除了直接威胁生命,AKI还会使患者易感于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以及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然而,目前的AKI治疗方式依然缺乏有效性,无法修复受损肾组织。因此,开发创新性的治疗方法以更好地解决AKI背后的病理机制,是当前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缺血再灌注损伤(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