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的癌症风险与表观遗传年龄加速的关系

脑卒中后长期癌症风险与表观遗传年龄的关联研究 研究背景与意义 癌症与卒中是全球范围内主要的致病与致死原因,二者之间的关联性已受到广泛关注。据统计,约6%的癌症患者在其生命周期内会经历卒中,而卒中患者罹患癌症的风险则是普通人群的两倍。此外,有研究表明,卒中(无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可能会先于癌症的诊断。这种复杂的病理关系凸显了理解其潜在机制的必要性。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 DNAm)作为表观遗传研究的核心领域,通过对特定CpG位点的甲基化状态评估,可以构建表观遗传时钟(epigenetic clocks),从而准确预测个体的生物年龄(biological age, B-age)。研究显示,加速的生物年龄与癌症和卒中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相关。然而,关于卒中后癌症风险与生...

可切除肢端黑色素瘤的新辅助溶瘤病毒OrienX010与托瑞帕利单抗联合治疗的Ib期研究

新辅助溶瘤病毒OrienX010联合抗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治疗可切除肢端黑色素瘤:I期b临床试验 背景 肢端黑色素瘤(Acral Melanoma, AM)是一种侵袭性较强的黑色素瘤亚型,在中国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占黑色素瘤病例的约40%。尽管近年来黑色素瘤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现有的免疫疗法对AM的疗效有限,且缺乏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方案。AM独特的低肿瘤突变负荷(TMB)和免疫抑制状态使其对单一抗PD-1治疗反应率低,生存期较短。 近年来,新辅助免疫治疗被认为比单纯术后辅助治疗更能诱导强大的免疫应答,改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溶瘤病毒治疗则通过改造“免疫冷”肿瘤微环境为“免疫热”状态,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协同治疗提供可能性。然而,AM对目前溶瘤病毒单药...

整合多组学数据揭示凋亡小体清除作用在肺腺癌预后和免疫治疗中的意义

肺腺癌中凋亡小体清除特性及其预后与免疫治疗的关联研究 背景与研究动机 肺癌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LUAD)是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由于疾病的隐匿性和缺乏特异性,大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传统治疗方式(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疗效有限,患者总体生存率较低。近年来,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其疗效仍受限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的免疫抑制作用。 凋亡小体清除(Efferocytosis,ER)是由吞噬细胞清除凋亡细胞的生物过程,在肿瘤进展中起关键作用。研究表明,ER促进肿瘤免...

BRCA携带者肿瘤分析揭示不同时间点的基因组相似性

BRCA1/2 基因携带者肿瘤分析:在不同时间点显现基因组相似性 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多为散发性,而家族性遗传病例仅占5%到10%。在众多致病分子中,BRCA1/2 基因突变(Pathogenic Gene, PG)因其高渗透性成为遗传性乳腺/卵巢癌综合征研究的重点。这些基因突变显著提高了女性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终生风险,分别高达38%至87%和16.5%至73%。此外,BRCA1/2 突变还与其他癌症类型相关,包括胰腺癌、胃癌和前列腺癌。 本文作者团队包括 Tal Falick Michaeli、Avital Granit Mizrahi 等,他们隶属于以色列 Hebrew University 和 Hadassah Medi...

放射抗性相关端粒基因在肺腺癌预后和免疫浸润中的作用

肺腺癌中与放射抗性相关的端粒基因在预后和免疫浸润中的影响 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 LUAD)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种常见亚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近年来在早期检测和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LUAD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仍不尽如人意。这种局面促使研究者不断探索新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发表于《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杂志,由上海肺科医院和同济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完成,旨在揭示与放射抗性相关的端粒基因(Radioresistant-related Telomere Genes, RRTGs)在LUAD预后和免疫浸润中的作用。 研究背景 端粒(Telomeres)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重复DNA序列,对染色体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多组学分析揭示非裔美国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生存预测因子

多组学分析揭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洲裔患者的生存预测因子 背景与研究目的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以髓系祖细胞克隆性扩增为特征的血液肿瘤,其发病机制深受基因组改变的影响。然而,针对不同种族群体的AML基因组研究仍显不足。尤其是,非洲裔患者仅占AML基因组研究样本的2%,这与非洲裔群体占患者总数的9%的比例显著不符。这种研究的不足不仅限制了精准医学的普及,也可能加剧治疗效果的差距。 此前研究表明,非洲裔AML患者的生存率较低,这一差异可能与结构性种族主义、社会经济因素以及基因组差异等多种因素相关。然而,现有AML分子风险分层系统主要基于欧洲裔患者的基因组数据,可能未能有效捕捉非洲裔患者的特异性基因特征。本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多组学分析探索非洲裔...

奥瑞利珠单抗在原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中的有效性:多中心、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

奥瑞利珠单抗对原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的疗效: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 背景和研究动机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慢性、复杂、炎症性和退行性脱髓鞘疾病,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CNS),可导致脊髓、脑干、视神经、小脑及大脑的神经功能障碍。原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rimary Progressive MS, PPMS)是MS的一种少见亚型,占患者总数的10%-15%,其特点是从疾病初期即呈进行性恶化,通常伴随显著的运动障碍、小脑共济失调及脑干症状。这种疾病类型被认为是一种高度致残且尚未被充分满足的医疗需求。 尽管近年来MS的治疗方法不断进步,但针对PPMS患者,特别是那些疾病活动性较低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现有治疗方法对减缓残疾进展的效果仍有限。奥瑞利...

长期静脉注射抗CD20抗体治疗对法国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疗效评估

长期静脉注射抗CD20抗体治疗对法国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疗效评估 背景与研究动机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疾病,导致不同程度的身体和认知功能障碍。近年来,靶向B淋巴细胞CD20抗原的选择性静脉注射(Intravenous, IV)B细胞消耗疗法(B-Cell Depleting Therapy, BCDT)的二、三期临床试验显著改变了复发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 MS, RMS)以及活动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rogressive MS, PMS)的治疗格局。然而,对于长期BCD疗法持续B细胞耗竭如何影响临床和影像学稳定性的问题,研究相对有限。 尽管已有部分研究探讨了减少BCD剂量或延长BCD剂量间隔的可能性,但在多...

优化营养对改善线粒体疾病患者的肌肉疲劳、力量及生活质量的关联研究

优化营养干预对原发性线粒体疾病患者肌肉疲劳、力量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研究 背景介绍 原发性线粒体疾病(Primary Mitochondrial Disease, PMD)是一组由线粒体DNA或核DNA突变引起的疾病群,影响全身多个系统的能量代谢。据统计,其发病率约为1/4300,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肌肉无力、疲劳、运动耐受性差、胃肠道症状和失衡等。然而,至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尚未批准任何针对PMD的特定疗法。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其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OXPHOS)生成三磷酸腺苷(ATP),而这个过程受限于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供给和代谢状态。尽管已有研究表明营养干预可能通过抗氧化作用或改善线粒体电子传...

基于小波的括号时间频率β波检测:帕金森病的新见解

Parkinson’s Disease研究中的β波突发行为分析:基于小波的时频检测新框架 背景介绍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包括震颤、僵硬和运动迟缓。近年来,研究发现PD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与β波段(13-35 Hz)神经活动过度同步性密切相关。传统观念认为,PD患者的β波段活动呈持续性增强状态,但最新研究表明,这种活动并非持续存在,而是以短暂突发形式(β波突发)出现,并且这些突发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在PD患者中显著增加。现有的检测方法大多聚焦于β波段的单一频率峰值,但这一局限可能忽视了β波段中其他重要的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解的新方法,用于识别和分析广频范围内的β波突发行为,并探讨其与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