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对杏仁核和海马体神经调节的颅内基础

关于冥想对大脑神经调节作用的研究:以慈心冥想为例 学术背景 冥想作为一种心理训练技术,长期以来被认为能够调节情绪、提升心理健康。特别是慈心冥想(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LKM),作为一种专注于培养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情感的冥想方式,被认为对情绪调节和心理健康有显著益处。然而,尽管冥想对大脑活动的影响已经通过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等非侵入性技术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其在深部脑区(如杏仁核和海马体)中的神经机制仍不明确。深部脑区在情绪调节和记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由于技术限制,研究这些区域的活动一直是一个挑战。 本研究的作者团队希望通过利用癫痫患者植入的响应性神经刺激系统(Responsive Neurostimulation System, R...

母体X染色体对雌性小鼠认知和大脑老化的影响

母源X染色体对雌性小鼠认知和脑老化的影响 背景介绍 在哺乳动物中,雌性细胞拥有两条X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母源X染色体,Xm),另一条来自父亲(父源X染色体,Xp)。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其中一条X染色体会随机失活,这一过程被称为X染色体失活(X inactivation)。这种失活机制导致雌性个体在细胞水平上形成X染色体的嵌合现象(mosaicism),即某些细胞表达母源X染色体,而另一些细胞表达父源X染色体。这种嵌合现象在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有些个体甚至表现出X染色体失活的显著偏斜(skew)。X染色体的亲本来源可能通过DNA甲基化等表观遗传机制影响基因表达,从而在衰老和疾病过程中起到缓冲作用。然而,X染色体失活的偏斜或嵌合现象是否会影响雌性个体的功能,尤其是认知和脑老化,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海马体中空间和时间的整合与竞争机制

海马体中空间和时间整合与竞争机制的研究综述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人类和动物的大脑中,空间和时间构成了情景记忆的主要维度,这些维度在个体对事件顺序、位置、时长等信息的编码中起到关键作用。长期以来,研究发现海马体是记忆的关键脑区,特别是在空间与时间的认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海马体中的位置细胞(place cells)能够准确表示个体在环境中的位置,而时间细胞(time cells)则用于表示特定的时间段。这些细胞的活动使得海马体有能力同时编码空间和时间信息,为情景记忆提供了基础。然而,空间与时间信息在海马体中的交互机制依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特别是对于单一神经元层面的空间-时间整合机制,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 为探究这一问题,Chen等人开展了该项研究,系统分析了海马体CA1区神经元在不同导航任务中的表...

θ波振荡支持前额叶-海马体在序列工作记忆中的交互作用

海马前额叶交互支持序列工作记忆的θ振荡研究 学术背景 背外侧前额叶皮层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 和海马在序列工作记忆 (sequential working memory) 中起着关键作用,但具体的交互机制尚不明确。以往研究表明,这两个脑区通过θ振荡在情景记忆和空间导航中进行交互,但在工作记忆中的具体作用亟待进一步探讨。一些研究发现,海马和前额叶皮层的θ相干性与学习空间和物体的情景有关,而病变或功能障碍会影响此类记忆能力。此次研究的目的即是探讨DLPFC与海马在实时处理序列表现中的交互机制,以期揭示其具体作用。 论文来源 本文发表于《Neurosci. Bull.》,其主要作者为Minghong Su、Kejia Hu、Wei L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