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抗真菌药物剂量是否足够?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抗真菌药物暴露的国际多中心药代动力学研究——SAFE-ICU研究

国际多中心研究揭示重症患者抗真菌药物剂量不足问题 学术背景 侵袭性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是医院内常见的严重感染,尤其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及时且适当的抗真菌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然而,重症患者的药代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K)常因器官功能障碍、液体转移和伴随用药等因素发生显著变化,导致标准剂量无法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这一问题在抗真菌药物中尤为突出,因为许多抗真菌药物具有显著的毒性风险,如肝毒性和肾毒性。因此,确定重症患者中抗真菌药物的最佳剂量,确保其既能有效治疗感染,又能最小化不良反应,成为临床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尽管已有一些关于抗真菌药物在重症患者中药代动力学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大多为单中心...

超松弛肌球蛋白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肌冬眠中的作用

呼吸机患者膈肌肌肉的超松弛肌球蛋白对膈肌功能衰退的影响 背景介绍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膈肌收缩力弱是一种常见问题。这导致患者脱机困难,增加了病死率,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尽管动物研究显示药物干预的潜在好处,但我们对其分子机制的理解仍不完整,因此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来改善这些患者的膈肌强度。研究者们发现,约80%的接受机械通气的ICU患者在脱机时会出现膈肌功能衰退,传统上认为这是由于膈肌萎缩导致的,但超过50%的ICU患者并未出现膈肌萎缩,提示可能有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来源介绍 这篇论文由Marloes van den berg、Zhonghua Shi、Wout J. Claassen等多名作者联合研究完成,主要作者隶属于Amsterdam UMC、Bisp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