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单元和多通道注意力机制的circRNA与疾病关联预测

背景介绍 近年来,环状RNA(circRNA)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编码RNA分子,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circRNA具有独特的环状结构,不易被核酸酶降解,因此被认为是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然而,通过实验方法研究circRNA与疾病的关联不仅耗时且成本高昂,这限制了相关研究的进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开发计算模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ircRNA与疾病的关联,从而为实验研究提供指导。 尽管多视图学习方法在预测circRNA与疾病关联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现有方法往往未能充分利用不同视图之间的潜在信息,且忽略了不同视图对预测结果的重要性差异。因此,哈尔滨工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的团队提出了一种结合共享单元和多通道注意力机制的新方法,名为MSMCDA(Multi...

血浆中脑源性外泌体circRNA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志物

脑源性外泌体环状RNA在血浆中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生物标志物 急性缺血性卒中(AIS),通常被称为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其特征是血流中断进入大脑,导致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缺失。早期诊断对于有效的干预和管理至关重要,因为及时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因此,急需开发用于早期诊断AIS的新方法。多项研究表明,外泌体中包含的生物活性分子,尤其是环状RNA(circRNA),可以作为多种疾病的理想标志物。然而,关于外泌体及其circRNA对AIS发展和预后的研究较为稀少。因此,本文旨在探索使用血浆脑源性外泌体中的circRNA作为AIS的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研究背景 AIS是全球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每年因急性缺血性卒中导致的死亡和长期残疾人数相当庞大。目前临床上急性缺血性卒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