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小肠梗阻中预测立即手术需求的预测风险评分(StrISK和NOFA)的开发与外部验证:一项观察性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背景介绍 粘连性小肠梗阻(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SBO)是急诊入院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所有小肠梗阻病例的60%。ASBO通常由术后腹腔粘连引起,患者可能表现为腹痛、呕吐和便秘等症状。虽然大多数ASBO病例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如静脉补液、鼻胃管减压和口服水溶性造影剂)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绞窄(strangulation)或非手术治疗失败,需要紧急手术干预。然而,如何准确识别高风险患者仍是一个临床难题。现有的预测模型往往存在样本量小、回顾性研究设计、缺乏校准或外部验证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Panu Räty及其团队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旨在开发并外部验证两个预测模型:一个用于预测肠绞窄风险(Strangula...

高危急性肺栓塞的管理:模拟目标试验分析

高风险急性肺栓塞管理的目标试验模拟分析 背景介绍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血管疾病,每年每10万人中有超过35人受到影响。其中,约5%的患者表现为持续性低血压、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这些症状通常与急性右心室(right ventricular, RV)衰竭有关。这类患者被称为高风险肺栓塞患者,其死亡率极高。对于高风险肺栓塞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快速恢复肺部灌注是急救的关键目标。然而,关于先进循环支持和肺再通策略的疗效,目前的证据仍然有限。 尽管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VA-ECMO)是当前处理难治性循环衰竭或心脏骤停患者的一线机械循环支持设...

讨论长期生活质量对ICU患者、家属和临床医生体验及结果的影响:一项随机临床试验

ICU中长期生活质量预测讨论对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影响 学术背景 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在出院后常常面临一系列身体、心理和认知问题,这些问题被称为“重症监护后综合征”(Post-Intensive Care Syndrome, PICS)。尽管ICU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患者及其家属往往对长期的健康影响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他们对未来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抱有过于乐观的预期。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心理,并可能导致医疗决策的偏差。此外,ICU医护人员在评估患者长期预后时也常常面临挑战,因为生活质量不仅取决于患者的身体功能,还受到多种主观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长期生活质量的认识,并促进医患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Ma...

关于非常老年患者重症监护管理的ESICM共识建议

ESICM 共识:老年重症患者的处理与挑战 学术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80岁及以上的“高龄患者”(very old patients)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的比例迅速增加。这一群体的特点是功能受损和高发复杂共病(multimorbidity),且个体间的生物和功能异质性显著增加。这些因素使得传统的循证医学方法在指导临床实践时面临巨大挑战。现有的临床研究往往排除了高龄患者,导致针对这一群体的高质量证据稀缺,医疗决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欧洲重症监护医学学会(ESICM)发起了一项德尔菲研究,旨在通过专家共识为高龄重症患者的管理提供指导性建议。 论文来源 这篇论文由来自多个国家和机构的专家团队共同撰写,包括Michael Beil(NHS Highland, UK)、Laura Alb...

血清氯浓度与成人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结果

血清氯浓度与静脉输液治疗效果的关系研究 背景介绍 在重症监护室(ICU)中,静脉输液是常见的治疗手段,常用的输液溶液包括“平衡液”(balanced solutions)和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saline)。近年来,多项随机对照试验和患者层面的荟萃分析表明,与生理盐水相比,平衡液可能降低死亡率和减少肾脏替代治疗的需求。然而,对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平衡液的使用却与死亡率增加相关。这种差异引发了对平衡液作用机制的探讨。 生理盐水的氯离子浓度(154 mmol/L)远高于平衡液(约98-111 mmol/L),因此,临床医生担心,对于血清氯浓度较高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可能导致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进而造成不良后果。尽管实验性和非随机研究已经表明,快速输注大量生理盐水可能导致高氯性代谢性酸中...

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的神经重症监护组织研究

神经重症监护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组织现状研究 学术背景与问题提出 神经重症监护(Neurocritical Care, NCC)作为重症医学的一个独特分支,在过去几十年中迅速发展。研究表明,急性脑损伤患者在接受专门团队管理的专用单元治疗时,其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尽管NCC在高收入国家(High-Income Countries, HICs)已经非常成熟,但在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LMICs),这一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 显著的资源差异存在于HICs和LMICs之间,包括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床位、神经影像、临床实验室、神经外科能力和复杂神经系统疾病管理药物等方面的获取情况。LM...

一项关于烧伤面积≥70%体表面积的10年单中心研究:预测模型构建与多中心验证——回顾性队列研究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生存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背景介绍 烧伤是全球第六大致死伤害,尤其是大面积烧伤(≥70%总烧伤面积,TBSA)患者,其并发症严重且预后极差。尽管烧伤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目前仍缺乏一个有效的预测模型来评估这些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因此,本研究旨在识别影响大面积烧伤患者生存的关键预后因素,并构建一个可行的预测模型,以帮助医生在治疗早期快速评估患者的生存概率并做出临床决策。 研究来源 本研究由来自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等多个机构的科研团队共同完成。研究团队包括Runzhi Huang、Yunt...

住院患者肺栓塞初始抗凝选择的影响因素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是一种严重的医疗急症,每年在北美和欧洲的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60至120例。大多数患者在急诊科(Emergency Department, ED)被诊断出肺栓塞,且大多数美国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抗凝治疗是肺栓塞的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 UFH)、低分子量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s, LMWHs)和直接口服抗凝剂(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s, DOACs)。尽管专业协会指南推荐使用LMWH或DOACs作为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初始抗凝治疗,但近年来美国住院患者中使用UFH的比例却在增加。UFH虽然与LMWH和DOACs相比并无更高的...

急诊科医学影像使用增加:与短期暴露于环境高温和颗粒物空气污染的关联

气候变化与急诊医学影像使用的关系研究 学术背景 气候变化及其相关的环境暴露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导致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高温暴露和空气质量下降与急诊科就诊和住院人数的增加密切相关。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热浪的频率和强度预计将进一步增加。气候变化及其根源通过两种方式导致空气质量恶化:首先,燃烧化石燃料和其他人类活动向大气中释放有害污染物,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其次,气候变化的影响,如环境温度升高和更频繁的野火,也增加了空气污染,包括细颗粒物(PM2.5)和地面臭氧。PM2.5是一种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由于其微小尺寸,可以被吸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 放射学在复杂医疗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一方面,医学影像的提供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需要采取缓解措施以提高环境...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应用硝酸甘油的神经保护作用:探索性随机对照研究

基于硝酸甘油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神经保护研究:一项探索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综述 背景与研究目的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全球范围内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现代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 ET)显著提高了血管再通率和患者预后,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未能恢复到卒中前的功能基线。AIS患者的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 LVO)相关死亡率仍高达15.3%,而再通后的功能独立率仅为46%。这种再通效果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差距,促使研究者探索有效的辅助神经保护策略,以进一步优化患者的长期预后。 硝酸甘油(Glyceryl Trinitrate, GTN)作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