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B病毒感染通过上调糖酵解驱动巨噬细胞焦亡加剧溃疡性结肠炎

学术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表现为结肠黏膜的反复炎症和溃疡形成。目前,UC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免疫抑制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然而,这些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加了患者感染机会性病原体的风险,其中包括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已有研究表明,EBV感染与UC的临床症状、治疗反应、手术干预需求以及淋巴瘤风险增加有关。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EBV与UC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关联上,关于EBV如何加剧结肠炎的机制尚不明确。 巨噬细胞在UC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由炎症小体调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与炎症反应的放大密切相关。糖酵解(glycolysi...

基于EB病毒血清学筛查对鼻咽癌死亡率影响的集群随机对照试验

EBV血清学筛查对鼻咽癌死亡率的影响:一项集群随机对照试验 学术背景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是一种在亚洲地区,尤其是中国南方地区高发的恶性肿瘤。全球约85%的鼻咽癌病例发生在亚洲,其中中国南方的发病率尤为突出。鼻咽癌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导致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五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然而,如果能在早期阶段发现并治疗,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5%。因此,早期筛查对于提高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是鼻咽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未分化型鼻咽癌中,EBV感染几乎存在于所有病例中。因此,基于EBV的血清学标志物筛查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鼻咽癌早期检测手段。尽管已有研究表明,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