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群失调、中性粒细胞募集和间皮细胞间质转化促进结直肠癌腹膜转移

背景介绍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20年全球约有187万例新发结直肠癌病例,其中91.5万人因此死亡。结直肠癌的腹膜转移(peritoneal metastasis, PM)是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约5%的患者在初次手术时即发现腹膜转移,且预后极差,未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5个月。目前,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手段,但复发率高达50%-90%。因此,深入理解腹膜转移的病理生物学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成为当前研究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研究肿瘤微环境(tumor mic...

EB病毒感染通过上调糖酵解驱动巨噬细胞焦亡加剧溃疡性结肠炎

学术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表现为结肠黏膜的反复炎症和溃疡形成。目前,UC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免疫抑制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然而,这些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加了患者感染机会性病原体的风险,其中包括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已有研究表明,EBV感染与UC的临床症状、治疗反应、手术干预需求以及淋巴瘤风险增加有关。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EBV与UC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关联上,关于EBV如何加剧结肠炎的机制尚不明确。 巨噬细胞在UC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由炎症小体调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与炎症反应的放大密切相关。糖酵解(glycolysi...

中性粒细胞靶向核脱颗粒促进溃疡性结肠炎肺炎进展的研究

学术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常伴有肠道外的多种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尽管已有研究表明肠道与肺部之间存在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但中性粒细胞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中性粒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细胞,其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来对抗感染,但过量的NETs释放可能导致组织损伤,尤其是在肺部感染中。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中性粒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如何通过靶向核脱颗粒(Targeted Nuclear Degranulation)机制,促进肺炎的进展。 论文来源 本论文由Yiming Shao、Qibing Zheng、Xiaobei...

Myd88抑制对肠道菌群的干扰及NLR通路激活在DSS诱导结肠炎中的影响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近年来,IB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给医疗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尽管普遍认为IBD的发病与微生物失调、免疫反应过度、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以及遗传易感性有关,但其确切病因仍不明确。现有的治疗方案在实现长期缓解方面效果有限,且常伴随显著的副作用。 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 Myd88)是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的核心适配蛋白,在宿主防御微生物入侵和启动下游...

胃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对临床结果的影响:多中心研究

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胃切除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尽管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手术创伤,但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约为20%-40%。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康复,还增加了医疗资源的负担。因此,识别并优先处理那些对临床结果影响最大的并发症,对于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评估胃癌切除术后特定并发症对临床结果的影响,特别是对护理升级、再手术、住院时间延长、再入院和30天死亡率的影响。通过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作者希望为全球范围内的胃癌治疗提供参考,并为不同地区的医疗系统制定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论文来源 本论文由Sander J. M. van Hootegem等人撰写,作者来自多个国际知名医疗机构,包括Erasmus Medical...

粘连性小肠梗阻中预测立即手术需求的预测风险评分(StrISK和NOFA)的开发与外部验证:一项观察性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背景介绍 粘连性小肠梗阻(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SBO)是急诊入院的主要原因之一,约占所有小肠梗阻病例的60%。ASBO通常由术后腹腔粘连引起,患者可能表现为腹痛、呕吐和便秘等症状。虽然大多数ASBO病例可以通过非手术治疗(如静脉补液、鼻胃管减压和口服水溶性造影剂)缓解,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绞窄(strangulation)或非手术治疗失败,需要紧急手术干预。然而,如何准确识别高风险患者仍是一个临床难题。现有的预测模型往往存在样本量小、回顾性研究设计、缺乏校准或外部验证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Panu Räty及其团队开展了一项多中心前瞻性观察研究,旨在开发并外部验证两个预测模型:一个用于预测肠绞窄风险(Strangula...

术前立体定向放疗预防高风险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前瞻性多中心II期单臂试验(FIBROPANC)

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是治疗胰腺及周围器官肿瘤的常见手术,但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 POPF)是其主要并发症之一,尤其在高危患者中,POPF的发生率可高达50%。POPF不仅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出血甚至死亡。尽管近年来手术技术和术后管理有所改进,POPF的发生率仍未显著降低。因此,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已有研究表明,术前放化疗(chemoradiotherapy)在胰腺癌患者中可显著降低POPF的发生率,这可能与放疗诱导的纤维化(fibrosis)有关,纤维化可以增加胰腺组织的硬度,从而减少手术中的撕裂风险。然而,对于非胰腺癌患者,术前放化疗的应用...

关于手术中营养不良评估工具诊断和预后有效性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学术背景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是手术后并发症的重要风险因素,尤其在腹部大手术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然而,目前尚缺乏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营养不良评估工具。现有的多种营养筛查工具在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且其在不同医疗中心之间的应用效果也不一致。因此,确定一种在手术患者中具有高诊断和预后有效性的营养筛查工具,对于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评估八种常用的营养筛查工具在腹部大手术患者中的诊断和预后有效性,并确定最有效的筛查工具。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这些工具在诊断营养不良方面的准确性如何?它们是否能够有效预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不同医疗中心之间的应用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论文来源 本论文由来自希腊和塞浦路斯多家医院的...

氢气和肠道微生物群作为实验性结肠炎发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IB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上升,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目前,IB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但这种方法昂贵、侵入性强且不便于连续使用。因此,开发一种更便捷、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成为迫切需求。 近年来,肠道菌群(gut microbiota)与IBD的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引起了广泛关注。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如氢气(H₂)、氨气(NH₃)和硫化氢(H₂S)等,可能通过血液-肺屏障进入呼吸系统,最终通过呼气排出体外。这些气体成分可能成为IBD的生物标志物。然而,目...

GutBugDB:预测人类肠道微生物介导的生物和异生物分子生物转化的网络资源

近年来,人类肠道微生物群(Human Gut Microbiota, HGM)在药物和营养素代谢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被认识到。肠道微生物群不仅影响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还通过其代谢酶参与药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生物转化(biotransformation),从而影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性。然而,由于肠道微生物群的复杂性和个体间的差异性,确定特定微生物对药物和营养素代谢的具体贡献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GutBugDB,这是一个开放获取的数字资源库,旨在预测人类肠道微生物群介导的生物和异生物质(xenobiotic)分子的生物转化。 论文来源 该研究由Usha Longwani、Ashok K. Sharma、Aditya S. Malwe、Shubham K.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