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H放疗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CAR-T细胞治疗效果

背景介绍 脑肿瘤,尤其是儿童中的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MB),是儿童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高风险髓母细胞瘤的预后仍然较差。近年来,免疫疗法,特别是CAR-T细胞疗法,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脑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严重限制了T细胞的浸润和激活,导致CAR-T细胞疗法在脑肿瘤中的应用面临巨大挑战。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是脑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免疫抑制细胞,它们通过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如IL-10、TGF-β和精氨酸酶1(Arginase 1, Arg1)来抑制T细胞的活性。因此,如何重新编程巨噬细胞,逆转肿瘤免疫抑制,成为提高CAR-T细胞疗法效果的关键。...

EB病毒感染通过上调糖酵解驱动巨噬细胞焦亡加剧溃疡性结肠炎

学术背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表现为结肠黏膜的反复炎症和溃疡形成。目前,UC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免疫抑制药物,如皮质类固醇、免疫调节剂和生物制剂。然而,这些药物的免疫抑制作用增加了患者感染机会性病原体的风险,其中包括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 EBV)。已有研究表明,EBV感染与UC的临床症状、治疗反应、手术干预需求以及淋巴瘤风险增加有关。然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EBV与UC的流行病学和临床关联上,关于EBV如何加剧结肠炎的机制尚不明确。 巨噬细胞在UC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由炎症小体调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与炎症反应的放大密切相关。糖酵解(glycolysi...

肠道上皮细胞衍生的IL-34重编程巨噬细胞以减轻胃肠道移植物抗宿主病

关于肠道上皮细胞衍生的IL-34在缓解移植物抗宿主病中的作用的学术报告 1. 学术背景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 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胃肠道(gastrointestinal, GI)GVHD是该病急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决定因素。GVHD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复杂的免疫系统互动,包括适应性免疫和先天免疫的参与。尽管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s)在抑制GVHD诱导的炎症中起主要作用,但寻找并利用其他促进免疫耐受的途径仍是该领域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

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景观与治疗方向

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小胶质细胞和巨噬细胞 学术背景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致命性。尽管在手术、化疗和放疗等标准治疗手段下,患者的生存期仍然非常有限,中位生存期仅为12-16个月,五年生存率仅为6.8%。近年来,免疫疗法在其他实体瘤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却未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这主要是因为胶质母细胞瘤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具有“免疫冷”特性,即免疫细胞浸润较少,且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在肿瘤微环境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TAMs主要由脑内固有的小胶质细胞(Microglia)和外周骨髓来...

替代mRNA多聚腺苷酸化通过自噬途径调控巨噬细胞过度激活

NUDT21通过自噬通路调控巨噬细胞过度激活 学术背景 炎症反应是机体免疫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清除病原体并促进组织修复。然而,炎症反应的失调可能导致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BD)、类风湿性关节炎(RA)、银屑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这些疾病通常伴随着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和持续的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发展为危及生命的疾病,如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HLH)。巨噬细胞的过度激活是这些炎症性疾病的关键特征,其异常功能会导致组织损伤、持续的炎症反应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加剧。因此,研究巨噬细胞激活的复杂调控机制对于及时调整炎症反应、防止过度炎症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子水平上,精确的转录调控和RNA代谢的改变与巨噬细胞的激活状态和细胞因子的产生密切相关。RNA代谢包括RNA的合成、...

糖酵解性结膜黑色素瘤细胞分泌的乳酸在斑马鱼异种移植中驱动血管生成

学术背景 结膜黑色素瘤(Conjunctival Melanoma, COM)是一种罕见但具有潜在致命性的眼部癌症,尤其是在发生转移后,治疗选择非常有限。尽管目前对原发性结膜黑色素瘤的治疗手段相对有效,但一旦发生转移,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下降,大多数患者的生存期不到10年。因此,深入了解结膜黑色素瘤如何从原发部位扩散形成转移,对于开发新的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先前的研究表明,原发性结膜黑色素瘤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并且可能招募促肿瘤的M2型巨噬细胞。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模型,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在结膜黑色素瘤转移扩散中的具体作用仍不明确。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扩散和转移的关键过程,通常被认为是肿瘤转移...

炎症小体激活加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

炎症小体激活加剧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研究报告 学术背景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疾病,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AMD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类型,其中湿性AMD以脉络膜新生血管(CNV)为特征,即异常的血管从脉络膜或内视网膜生长到外视网膜,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是一种多蛋白复合物,参与多种炎症反应的调控,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在AMD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炎症小体在CNV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明确,尤其是在激光光凝诱导的CNV模型中,研究结果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引入一种新的实验模型,探讨炎症小体激活在CNV中的作用,并评估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 论文来源 本论文由Ryan D. Makin、Ivana Apicella、Roshni D...

通过抑制戊糖磷酸途径激活巨噬细胞清除淋巴瘤细胞

学术背景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是癌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肿瘤细胞通过与周围非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影响疾病的进展和治疗反应。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在肿瘤生长、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近年来,代谢调控在巨噬细胞功能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尤其是葡萄糖代谢和线粒体代谢对巨噬细胞极化和活性的影响。然而,磷酸戊糖途径(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PPP)在TAMs中的功能及其对免疫调控的影响尚未被充分研究。 本研究由Anna C. Beielstein等学者进行,旨在探讨PPP抑制对巨噬细胞吞噬淋巴瘤细胞能力的影响,并揭示其背后的代谢和免疫调控机制。研...

髓系β-arrestin 2耗竭通过巨噬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减轻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炎

肝脏巨噬细胞中β-arrestin 2的缺失缓解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炎——通过巨噬细胞的代谢重编程 背景与研究动机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MASLD)是一种全球流行的健康问题,影响着大约25%的人口。该疾病包括较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更严重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炎(MASH)。MASH是MASLD的进展阶段,表现为肝脏的持久性损伤、炎症和纤维化。随着脂肪代谢异常,细胞内有毒脂质的积累导致脂肪肝细胞的应激性损伤和死亡,进而触发固有免疫反应和肝脏微环境的重塑。肝巨噬细胞(包括肝驻留的Kupffer细胞和单核来源的巨噬细胞)是肝脏中最丰富的先天免疫细胞,其活化在MASH的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已有研究指出,巨噬细胞的M1极化(即促炎性状态)与MASLD的发展密切相...

胃癌中巨噬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烟酰胺代谢对抗动态改变肿瘤微环境

尼古丁酰胺代谢对抗之间的宏观与微观机制:胃癌微环境的操纵 背景介绍 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一种具有独特且异质性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的癌症类型。尽管免疫检查点阻断(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在胃癌治疗中取得了进展,但近半数患者对ICB疗法无反应。这提示了抗肿瘤反应实际上是TME中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为了揭示这些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的作者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通过转录组分析和动态血浆样本分析,他们首次提出了肿瘤微环境内尼古丁酰胺(nicotinamide, NAM)代谢的“对抗”机制。本文聚焦于在表达限速酶NAM磷酸核糖转移酶(nicotinamide phosphoribosyl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