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报告了一项关于IL-13Rα2靶向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HGG)的I期临床试验。该研究由Christine E. Brown等作者领导,发表在2024年4月的《Nature Medicine》期刊上。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评估CAR-T细胞在复发性HGG患者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最大耐受剂量(MTD),并探索其临床活性。
高级别胶质瘤(HGG),尤其是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侵袭性强、预后差的脑肿瘤。尽管现有的标准治疗(如手术、放疗和化疗)可以暂时控制病情,但肿瘤复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且复发后的治疗选择有限。CAR-T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免疫治疗策略,已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显示出显著疗效,但在实体瘤中的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IL-13Rα2是一种在大多数HGG中表达的肿瘤相关抗原,而在正常脑组织中不表达,因此成为CAR-T治疗的潜在靶点。
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非随机、剂量递增的I期临床试验,共纳入了65名复发性HGG患者,其中大多数为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rGBM)。研究分为五个治疗组,评估了三种局部给药途径(肿瘤内注射(ICT)、脑室内注射(ICV)和双途径注射(ICT/ICV))以及两种CAR-T细胞制造平台(中央记忆T细胞(TCM)和初始/记忆T细胞(Tn/mem))。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可行性和最大耐受剂量,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疾病反应、细胞因子动态变化和肿瘤免疫微环境生物标志物。
研究结果表明,局部给药CAR-T细胞是可行且安全的,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在58名可评估疾病反应的患者中,50%达到了疾病稳定(SD)或更好的疗效,其中2名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R),1名达到完全缓解(CR)。rGBM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7.7个月,而采用双途径注射和Tn/mem制造平台的第5组患者中位OS达到10.2个月。研究还发现,CAR-T细胞给药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炎症细胞因子(如IFNγ、CXCL9和CXCL10)水平显著升高,且这些细胞因子的增加与CAR-T细胞的生物活性相关。此外,治疗前肿瘤内CD3 T细胞水平与患者的生存期呈正相关。
该研究证实了局部给药IL-13Rα2靶向CAR-T细胞在复发性HGG患者中的安全性和初步临床活性。尽管CAR-T疗法在部分患者中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以提高反应率和持久性。研究还提示,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T细胞浸润水平可能是CAR-T治疗反应的重要预测因素。
未来的研究将集中在优化CAR-T细胞的设计和组合疗法,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持久性。此外,进一步探索肿瘤免疫微环境在CAR-T治疗中的作用,可能有助于识别更多受益于该疗法的患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