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新辅助放化疗后残留疾病:前瞻性多中心PRESINO试验
食管鳞状细胞癌(O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东亚地区发病率较高。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NCRT)是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治疗方案,旨在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然而,部分患者在NCRT后可能达到临床完全缓解(Clinical Complete Response, CCR),此时是否仍需进行食管切除术存在争议。食管切除术虽然能有效去除肿瘤,但伴随较高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因此,对于NCRT后达到CCR的患者,主动监测(Active Surveillance)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替代策略。
然而,主动监测的前提是能够准确检测NCRT后的残留病灶。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内镜活检(Bite-on-Bite Biopsies)、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穿刺(Endoscopic Ultrasound Fine-Needle Aspiration, EUS-FNA)和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尽管这些方法在腺癌中显示出较高的准确性,但在OSCC中的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此外,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ur DNA, ctDNA)作为一种新兴的液体活检技术,在反映分子残留病灶(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 MRD)和疾病监测方面展现出潜力。因此,PRESINO试验旨在评估NCRT后临床反应评估(Clinical Response Evaluations, CRES)在OSCC患者中的准确性,并探索ctDNA在残留病灶检测和复发预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论文来源
PRESINO试验由来自上海胸科医院、香港大学玛丽医院、长庚纪念医院和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的多位学者共同完成。主要作者包括Yang Yang、Zhichao Liu、Ian Wong等,通讯作者为上海胸科医院的Zhigang Li。该研究于2025年发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BJS)上,论文标题为“Detecting Residual Disease After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for O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PRESINO Trial”。
研究流程与结果
研究设计
PRESINO试验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诊断性队列研究,旨在评估NCRT后CRES在OSCC患者中的准确性。研究纳入了309名局部晚期OSCC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NCRT,并在NCRT完成后4-6周进行了第一次临床反应评估(CRE-1)。CRE-1包括内镜活检(至少4次咬合活检)。如果检测到残留病灶,患者将立即接受手术;如果未检测到残留病灶,则推迟手术,并在NCRT完成后10-12周进行第二次临床反应评估(CRE-2)。CRE-2包括PET-CT、内镜活检和EUS-FNA。所有未发现远处转移的患者均接受手术。
病理评估
手术切除的标本由各中心的资深病理学家根据标准方案进行病理评估。肿瘤细胞被认为有活力(Vital)如果其细胞形态学完整性完好。采用Chirieac肿瘤回归分级系统(Tumour Regression Grade, TRG)将病理反应分为四个等级:无残留肿瘤细胞(TRG1)、1-10%残留肿瘤细胞(TRG2)、11-50%残留肿瘤细胞(TRG3)和超过50%残留肿瘤细胞(TRG4)。
主要终点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检测TRG3-4或TRG1-2伴淋巴结阳性(ypN+)残留病灶的准确性,预设的假阴性率(False-Negative Rate, FNR)为19.5%。次要终点包括检测任何残留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
研究结果
在最终分析的242名患者中,143名(59.1%)在CRE-1或CRE-2中检测到阳性结果。在133名TRG3-4或TRG1-2伴ypN+残留病灶的患者中,18名患者的CRES结果为假阴性,FNR为13.5%(95%置信区间:8.7-20.4),低于预设的19.5%(p=0.041)。检测任何残留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1.7%、93.2%、68.7%和96.5%。
PET-CT分析
在纳入PET-CT分析的268名患者中,4.9%(13名)的患者在手术前发现远处转移。其中,5名患者在CRE-1中发现远处转移,8名患者在CRE-2中发现。转移部位包括肺(5例)、肝(3例)、骨(2例)、脑(1例)、肝和骨(1例)以及锁骨上淋巴结(1例)。
ctDNA分析
在纳入ctDNA分析的132名患者中,99.2%的患者在NCRT前血浆样本中检测到ctDNA。NCRT后,75名患者在CRE-1或CRE-2中ctDNA阳性,57名患者ctDNA阴性。在74名TRG3-4或TRG1-2伴ypN+残留病灶的患者中,16名患者ctDNA阴性,FNR为21.6%。将ctDNA与内镜活检和EUS-FNA结合后,FNR从14.9%降至5.4%。在至少12个月的随访中,ctDNA阳性患者的远处转移率为28.0%,而ctDNA阴性患者的远处转移率为5.3%。
结论与意义
PRESINO试验证实,内镜活检和EUS-FNA在检测NCRT后OSCC残留病灶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FNR为13.5%,低于预设的19.5%。PET-CT在手术前检测远处转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4.9%的患者因此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此外,ctDNA在NCRT后的CRES中显示出预测系统性复发的潜力,ctDNA阳性患者系统性复发的风险显著增加。这些结果为未来开展SINO试验提供了科学依据,SINO试验将比较NCRT后CCR患者主动监测与立即手术的总体生存率。
研究亮点
- 准确性验证:PRESINO试验首次在OSCC患者中验证了内镜活检和EUS-FNA在NCRT后残留病灶检测中的准确性,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
- ctDNA应用:研究探索了ctDNA在NCRT后疾病监测中的应用,证实其能够预测系统性复发,为液体活检技术在食管癌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 多中心合作:研究由多个高水平的亚洲和欧洲医学中心共同完成,确保了研究结果的广泛适用性和可靠性。
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研究还指出,NCRT后食管炎可能导致PET-CT的假阳性结果,限制了其在局部病灶检测中的应用。此外,ctDNA分析的长期预后价值仍需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远处复发和总体生存率方面的应用潜力。
PRESINO试验不仅为OSC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未来食管癌的主动监测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