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刚度介导的内皮细胞DNA甲基化研究

在病理条件下,组织力学特性的改变是许多疾病(如癌症)的显著特征之一。肿瘤血管系统在肿瘤生长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但其结构和功能往往出现异常,表现为血管紊乱、扭曲和渗漏。研究表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硬度在调节内皮细胞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肿瘤组织通常比正常组织更硬,这种硬度的增加部分归因于基质沉积或交联的增多。先前的研究表明,降低基质硬度可以改善肿瘤血管系统的某些病理特征,如减少血管生成和降低血管通透性。因此,理解基质硬度如何影响内皮细胞的表观遗传学变化,特别是DNA甲基化,对于揭示肿瘤血管系统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机制之一,它通过将甲基基团共价连接到DNA的胞嘧啶上,调节基因表达。在内皮细胞中,DNA甲基化的异常...

多细胞机械化学模型研究肿瘤微环境重塑及转移前生态位形成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美国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肝脏转移是常见的现象。在肿瘤转移之前,转移前生态位(Pre-Metastatic Niche, PMN)的形成是一个关键过程。PMN涉及关键肝脏驻留细胞的激活,包括成纤维样星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如库普弗细胞)。肿瘤通过引入的因子改变这些细胞,使其分泌额外的生长因子并重塑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从而促进肿瘤在次级环境中的定植和转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动态的机制,研究者开发了一个多细胞计算模型,以表征PMN形成过程中的时空动态。 论文来源 这篇论文由Shreyas U. Hirway、Kylie G. Nairon、Aleksander Skardal和Seth ...

微生物群失调、中性粒细胞募集和间皮细胞间质转化促进结直肠癌腹膜转移

背景介绍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20年全球约有187万例新发结直肠癌病例,其中91.5万人因此死亡。结直肠癌的腹膜转移(peritoneal metastasis, PM)是常见的转移途径之一,约5%的患者在初次手术时即发现腹膜转移,且预后极差,未经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5个月。目前,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是唯一可能治愈的治疗手段,但复发率高达50%-90%。因此,深入理解腹膜转移的病理生物学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成为当前研究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研究肿瘤微环境(tumor mic...

中性粒细胞与肿瘤细胞物理相互作用促进乳腺癌的侵袭性

学术背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细胞类型和信号通路的相互作用。近年来,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在癌症进展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功能尚不完全清楚。虽然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但其在乳腺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深入研究中性粒细胞与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揭示乳腺癌的进展机制并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来源 本论文由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Tel Aviv University)的Sandra Camargo、Ori Moskowitz等研究人员共同完成,合作单位包括荷兰皇家艺...

FLASH放疗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增强CAR-T细胞治疗效果

背景介绍 脑肿瘤,尤其是儿童中的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MB),是儿童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但高风险髓母细胞瘤的预后仍然较差。近年来,免疫疗法,特别是CAR-T细胞疗法,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脑肿瘤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严重限制了T细胞的浸润和激活,导致CAR-T细胞疗法在脑肿瘤中的应用面临巨大挑战。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是脑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免疫抑制细胞,它们通过分泌免疫抑制因子如IL-10、TGF-β和精氨酸酶1(Arginase 1, Arg1)来抑制T细胞的活性。因此,如何重新编程巨噬细胞,逆转肿瘤免疫抑制,成为提高CAR-T细胞疗法效果的关键。...

胶质瘤-星形细胞Connexin43通过激活E2F1/ERCC1轴赋予替莫唑胺耐药性

胶质瘤中Connexin43通过激活E2F1/ERCC1轴介导替莫唑胺耐药性的研究 学术背景 胶质瘤(gliom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且致命的肿瘤类型,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是其常规治疗药物。然而,TMZ治疗常常导致肿瘤复发和耐药性,严重限制了其疗效。肿瘤相关星形胶质细胞(tumor-associated astrocytes, TAAs)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onnexin43(Cx43)的异常表达与胶质瘤的进展和TMZ耐药性密切相关。然而,Cx43在胶质瘤和星形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中如何介导TMZ耐药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Cx43在胶质瘤与星形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中如何通过调控DNA修复机制导致TMZ耐药性。 论文来源...

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PD-L1通过脂质代谢重编程促进T细胞衰老

肿瘤细胞外囊泡中的PD-L1通过脂质代谢重编程促进T细胞衰老 学术背景 近年来,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尤其是针对PD-1/PD-L1(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和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等免疫检查点的阻断疗法。然而,尽管这些疗法在某些癌症类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整体上,癌症免疫疗法的成功率仍然有限。许多患者对免疫疗法无反应或反应短暂,这表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存在复杂的免疫抑制机制,导致T细胞功能失调。 肿瘤细胞外囊泡(tumor-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TEVs)是肿瘤细胞分泌的微小囊泡,能够携带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脂质、RNA和DNA,并通过这些分子在...

先天免疫抑制细胞的共激活导致对联合TLR激动和PD-1阻断的获得性抵抗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的联合治疗机制研究 学术背景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是一种革命性的癌症治疗手段,旨在通过重新激活效应T细胞来对抗癌症。然而,超过一半的患者对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无反应,尤其是在免疫学上“冷”肿瘤(即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较少的肿瘤)患者中,疗效尤为有限。为了改善这一现状,研究人员探索了多种方法,试图通过调节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来增强ICB的疗效,其中一种策略是通过激活先天免疫系统来增强免疫反应。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激动剂是一种能够刺激先天免疫的分子,但其在临床应用中未能显著提升ICB的疗效。本研究旨在揭示联合使用TLR激动剂(...

脂质体阿霉素新辅助化疗助力肿瘤膜抗原基纳米疫苗的免疫保护

利用脂质体多柔比星的新辅助化疗提高基于肿瘤膜抗原纳米疫苗的免疫保护 背景与意义 肿瘤外科手术是治疗实体瘤的主要方式,但术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目前,个性化免疫疗法中一种新兴的策略是基于自体肿瘤细胞膜抗原的疫苗(tumor membrane antigen-based vaccines, TMVs)。这种疫苗利用患者自身肿瘤细胞作为抗原的来源,能够激活免疫反应,从而降低术后复发和转移风险。然而,自体肿瘤细胞的临床应用效果仍然受限,其原因之一是肿瘤细胞具有较弱的免疫原性。 在临床实践中,患者通常在接受基于肿瘤抗原的个性化疫苗治疗之前,还会经历各种治疗手段,例如术前全身化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研究表明,化疗可以通过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Paricalcitol和羟氯喹增强胰腺导管腺癌化疗效果的分子机制研究

利用Paricalcitol和Hydroxychloroquine增强胰腺导管腺癌化疗疗效的研究报告 背景介绍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具有极低的存活率,5年生存率不足15%。其主要原因在于肿瘤的早期转移和对化疗及放疗的高度耐药性。胰腺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因其包括致密的基质结构、活性纤维母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CAFs)以及活化的自噬作用。CAF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增加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密度,阻断肿瘤血管形成及化疗药物运输,从而进一步增加了肿瘤治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