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FOLFIRINOX治疗后CA19-9反应对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手术探索的预后价值: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其五年生存率极低,尤其是局部晚期胰腺癌(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 LAPC)患者,治疗选择有限,预后较差。LAPC的定义是基于肿瘤与邻近血管的接触程度,通常被认为在诊断时是“不可切除”的。目前,诱导化疗(如FOLFIRINOX方案)已成为LAPC的标准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尽管诱导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肿瘤,但哪些患者能够在诱导治疗后从手术中获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分析诱导治疗后CA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糖类抗原19-9)的变化,以及患者的体能状态(performance status),来预测哪些LAPC患者在手术探查后可能获得更长的生存期...

肿瘤沉积计数是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其预后评估主要依赖于TNM分期系统。然而,现有的TNM分期系统在评估淋巴结阳性结直肠癌时,并未充分考虑肿瘤沉积(Tumour Deposits, TDs)的存在及其数量。肿瘤沉积是指位于结直肠系膜内的离散肿瘤结节,缺乏可识别的淋巴、血管或神经结构。尽管多项研究表明,肿瘤沉积与淋巴结阴性结直肠癌的总体生存率和远处转移风险密切相关,但TNM系统并未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赋予肿瘤沉积相同的预后价值。此外,多发性肿瘤沉积的预后意义也未得到充分重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Simon Lundström及其团队开展了一项基于瑞典结直肠癌登记系统的大规模队列研究,旨在探讨肿瘤沉积计数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独立预后价值,并呼吁将其纳入未...

基于病理学的三分法治疗对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的长期随访研究:病理学为基础的三分治疗分层 学术背景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NS GCTs)是一类主要发生在青少年中的罕见肿瘤,尤其是12至16岁的男性患者。这类肿瘤被认为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PGCs),这些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偏离了正常的迁移路径,最终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肿瘤。CNS GCTs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检测。尽管近年来治疗手段有所进步,但CNS GCTs的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如何平衡治疗效果与长期副作用之间的关系。 1995年至2003年间,日本进行了一项多中心的II期临床试验,旨在通过病理学为基础的三分治疗分层(Germinoma、中等预后组和不良预后组)来评估CNS...

放疗联合靶向递送萘帕布卡辛改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疗效

Napabucasin联合放疗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中的靶向递送 背景介绍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iffuse Midline Glioma, DMG)是儿童中最具侵袭性的原发性脑肿瘤,患者的平均生存期通常不到一年。尽管放疗(Radiation Therapy, RT)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但其仅能短暂缓解症状,无法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此外,由于DMG位于脑干等中线结构,手术切除风险极高,系统性治疗的疗效也因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存在而受到限制。因此,寻找一种能够与放疗协同作用的治疗策略,成为DMG研究的重要方向。 Napabucasin是一种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生物激活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T1b-2N0-1食管癌新辅助治疗加手术与直接手术及辅助治疗的长期生存比较:基于SEER数据库和中国队列的人群研究

食管癌治疗策略的比较研究 学术背景 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消化系统肿瘤之一,尤其在亚洲地区,食管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的发病率尤为突出。尽管近年来在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对于早期食管癌(T1b-2N0-1期)的治疗策略仍存在争议。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包括单纯手术(Surgery Alone, SA)、手术联合辅助治疗(Surgery plus Adjuvant Therapy, ST)以及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Neoadjuvant Therapy plus Surgery, NS)。然而,这些治疗方式在癌症特异性生存率(Cancer-Specific Survival, CS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

评估细胞减灭术在寡转移性前列腺癌中的有效性:来自定量分析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见解

寡转移性前列腺癌中减瘤手术的有效性评估 学术背景 前列腺癌是全球男性中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晚期阶段,前列腺癌常伴随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寡转移性前列腺癌(oligo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 OMPCa)是一种介于局部病变和广泛转移之间的中间状态,其特征是转移病灶数量有限且局限于少数器官。近年来,针对寡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策略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减瘤手术(cytoreductive surgery, CRP)的应用。然而,减瘤手术在这一特定临床场景中的有效性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定量分析和回顾性队列研究,评估减瘤手术在寡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论文来源 本论文由Bisheng Cheng、Bingheng Li、...

基于肝动脉灌注化疗的转化肝切除术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疗效比较:一项多中心队列研究

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为基础的转化肝切除术在肝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 学术背景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中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尽管治疗策略不断进步,根治性手术仍然是HC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超过70%的HCC患者在初次诊断时由于肿瘤相关因素(如血管侵犯、多发病灶或残余肝体积不足)而不适合进行根治性手术,导致预后较差。近年来,转化治疗(conversion therapy)被提出作为一种逆转不可切除肿瘤的方法,通过缩小肿瘤体积或降期(downstaging)使患者获得手术切除的机会,从而延长生存期。 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

循环肿瘤DNA轨迹预测三氟尿苷/替吡嘧啶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ctDNA轨迹预测接受Trifluridine/Tipiracil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 学术背景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近年来诊断和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晚期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Trifluridine/Tipiracil(FTD/TPI)是一种口服核苷类似物,已被批准用于治疗化疗耐药的mCRC患者。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这种治疗中获益,且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寻找能够预测治疗反应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成为迫切需求。 循环肿瘤DNA(ctDNA)是一种新兴的生物标志物,能够通过血液样本检测肿瘤的基因突变和肿瘤负荷。ctDNA的半衰期短,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治疗反应,因此在mCRC的治疗监测中显示出巨大潜力。然而,ctDNA在FTD/T...

当代胶质瘤预后特征及风险分层分析:4400例肿瘤研究

胶质瘤的分子分类与预后特征分析 背景介绍 胶质瘤是成人中最常见的恶性脑肿瘤,其分类、风险分层和治疗标准近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分子标记物的引入,胶质瘤的分类系统已经从传统的组织病理学分类转向分子分类。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肿瘤行为的预测准确性,还为患者的治疗选择和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依据。然而,尽管分子分类在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不同分子亚型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及其预后特征的系统性研究仍然有限。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来自多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联合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研究,旨在通过整合分子数据和临床数据,评估胶质瘤患者的生存趋势,并识别与预后相关的分子特征。这项研究不仅为胶质瘤的分子分类提供了新的见解,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实用的预后工具。 论文来源 这篇论文由来自多个知名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共...

分子时代髓母细胞瘤风险特征的确定

髓母细胞瘤风险分层与治疗策略的进展 背景介绍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恶性脑肿瘤,其治疗和预后因分子亚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发现髓母细胞瘤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为四种不同的分子亚型,每种亚型具有独特的细胞起源、分子特征和临床预后。这一发现为髓母细胞瘤的风险分层和治疗策略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方向。然而,尽管放疗(Radiation Therapy)仍然是髓母细胞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对神经认知和神经内分泌功能的长期影响仍是一个重要的临床问题。因此,如何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减少放疗剂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由Nicholas G. Gottardo和Amar Gajjar撰写,分别来自澳大利亚珀斯儿童医院(P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