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乳房切除术替代方案的肿瘤整形保乳手术的临床和患者报告结果:ANTHEM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每年有超过56,000名女性在英国被诊断为乳腺癌。尽管治疗手段不断进步,仍有约40%的患者需要接受乳房切除术(mastectomy)。乳房切除术虽然可以有效控制癌症,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女性将乳房切除术描述为“毁容”和“致残”的手术,大多数患者更倾向于选择安全且有效的替代方案。 乳腺癌保乳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BCS)结合放疗已被证明是乳房切除术的肿瘤学安全替代方案。然而,传统的保乳手术在肿瘤大小和切除范围上存在局限性,切除超过10%-20%的乳腺组织可能导致不可接受的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下降。为了克服这些限制,肿瘤整形保乳手术(oncoplastic breast-...

早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的随机三期试验

Nivolumab联合化疗在早期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中的新辅助治疗研究 学术背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中雌激素受体阳性(ER+)且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HER2−)的乳腺癌占据了大多数病例。尽管ER+/HER2−乳腺癌对内分泌治疗敏感,但其对化疗的病理完全缓解率(pCR)较低,尤其是在高风险患者中。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癌症治疗中显示出显著效果,尤其是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然而,其在ER+/HER2−乳腺癌中的作用尚未明确。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早期高风险ER+/HER2−乳腺癌患者中,将抗程序性死亡1(PD-1)药物Nivolumab加入新辅助化疗方案中,是否能提高pCR率。通过这一研究,研究者希望为ER+/HER2−乳腺癌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范式,并进...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在高风险早期ER+/HER2−乳腺癌中的随机3期试验

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在高风险早期ER+/HER2-乳腺癌中的III期随机试验 学术背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中雌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ER+/HER2-)乳腺癌占据了很大比例。尽管现有的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高风险早期ER+/HER2-乳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然不理想。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Pembrolizumab)在多种癌症类型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然而,Pembrolizumab在ER+/HER2-乳腺癌中的疗效尚未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Pembrolizumab联合新辅助化疗在高风险早期ER+/HER2-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论文来源 本文由Fatima...

USP35通过调节PFK-1泛素化介导糖酵解促进乳腺癌进展

USP35通过调节PFK-1泛素化介导乳腺癌糖酵解促进癌症进展 学术背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针对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已经开发出多种治疗策略,如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和PARP抑制剂等,但仍有20%-30%的患者经历复发和转移,这成为乳腺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因此,寻找新的分子标志物以应对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挑战至关重要。 癌细胞具有高代谢特性,依赖于有氧糖酵解(aerobic glycolysis)来满足其能量需求,这种现象被称为“瓦伯格效应”(Warburg effect)。糖酵解过程中,磷酸果糖激酶-1(PFK-1)是关键限速酶,催化果糖-6-磷酸(F6P)转化为果糖-1,6-二磷酸(F1,6BP),从而推动糖酵解进程。研究...

针对乳腺癌术中精准检测的GLUT1靶向近红外荧光分子成像研究

基于GLUT1靶向的荧光成像新型示踪剂:改善乳腺癌术中检测的研究进展 科研背景与问题陈述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22年全球新增病例高达230万,死亡病例约66.6万。乳腺癌的外科治疗通常分为乳腺保留手术(breast-conserving surgery, BCS)以及乳腺全切术。相比于乳腺全切术,BCS结合术后放疗可以实现相似的局部控制效果,同时最大程度保留正常乳腺组织。然而,实现无肿瘤螺旋边缘(术后切缘不含肿瘤细胞)是BCS成功的关键。研究指出,肿瘤阳性切缘将导致局部复发风险显著增高,阳性切缘的发生率在20-40%之间。为了避免阳性切缘患者的复发及潜在治疗失败,通常需要进行重复手术,这不仅增加了手术风险、成本及心理负担,也可能影响患者的美容结果。 当前,术中评估切缘...

利用高效siRNA负载和pH响应性小细胞外囊泡增强乳腺癌基因递送

利用高效siRNA负载和pH响应性小细胞外囊泡增强乳腺癌基因递送

增强基因递送至乳腺癌的高效siRNA装载和pH响应性小细胞外囊泡 学术背景 近年来,小细胞外囊泡(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sEVs)因其天然来源和固有的归巢特性,成为药物递送领域的热门研究对象。sEVs是由大多数真核细胞分泌的脂质纳米颗粒,直径通常在50-150纳米之间。它们携带多种生物分子,能够通过细胞间通讯传递信息,并在体内表现出良好的结构和生理稳定性。这些特性使得sEVs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尤其是在药物递送领域。 然而,尽管sEVs在药物递送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前景,但其临床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sEVs的大规模生产和高效纯化技术尚未成熟,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次,sEVs的异质性导致其在体内的效果难以预测。此外,传统的药物装载方...

甲羟戊酸途径在乳腺癌原发肿瘤形成和肺转移中的作用

乳腺癌中甲羟戊酸途径的调控及其在肿瘤发生和肺转移中的作用 背景介绍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发生和转移机制复杂,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代谢途径的异常调控。近年来,代谢重编程(metabolic reprogramming)被认为是癌症细胞适应其快速增殖和转移需求的重要机制之一。其中,甲羟戊酸途径(mevalonate pathway)在多种癌症中被发现显著上调,尤其是在乳腺癌中,该途径被认为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甲羟戊酸途径的具体调控机制及其在乳腺癌中的功能尚未完全阐明。 甲羟戊酸途径是细胞内胆固醇和异戊二烯类化合物(isoprenoids)生物合成的关键代谢途径。该途径的限速酶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R),其活性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包括...

细胞系模型中雌激素受体α替代启动子的动态甲基化和表达与氟维司群耐药性的相关性

乳腺癌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启动子甲基化与药物耐药性的动态变化研究 背景介绍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其中约75%的乳腺癌患者表达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符号ESR1)。ERα不仅是乳腺癌的重要预后标志物,也是内分泌治疗的关键靶点。常用的内分泌治疗药物包括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s, AI)、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SERMs)如他莫昔芬(Tamoxifen),以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Degraders, SERDs)如氟维司群(Fulvestrant)。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后,肿瘤往往会发展出耐药性,...

靶向ERK1/2和p38 MAPK通路减轻Golgin-97缺失诱导的乳腺癌进展

靶向ERK1/2和p38 MAPK通路抑制Golgin-97缺失诱导的乳腺癌进展 研究背景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尤其是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具有较高的转移率和较差的预后。TNBC缺乏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表达,导致内分泌治疗无效,化疗成为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化疗药物耐药性和副作用(如肺炎和严重炎症)限制了其疗效。因此,寻找新的分子靶点和治疗策略对改善TNBC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高尔基体(Golgi apparatus)是细胞内的一个重要细胞器,负责蛋白质和脂质的运输与修饰。近年来,研究发现高尔基体在癌症细胞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Golgin-97是一种位于高尔基体反式网络(Trans...

乳腺癌原发肿瘤与脑转移瘤中HER2表达变化及其对生存的影响

乳腺癌脑转移中HER2表达动态及其对生存的影响 背景介绍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之一,而脑转移(Brain Metastases, BrMs)是乳腺癌患者面临的一个严重挑战。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脑转移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尤其是在HER2阳性(HER2+)和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患者中。HER2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其表达水平不仅影响乳腺癌的治疗策略,还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HER2低表达(HER2-low)作为一种新的治疗靶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 ADCs)如Trastuzumab Deruxtecan(T-DXd)的应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