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化学激活线粒体CLPP调节CD4+ T细胞能量代谢治疗炎症性肠病

学术背景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IB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知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在其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CD4+ T细胞的失衡。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之间的平衡在IBD的病程中尤为重要。Th17细胞在防御细胞外病原体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功能失调与慢性炎症性疾病如IBD、多发性硬化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相反,Treg细胞通过表达Foxp3抑制炎症反应,保护机体免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侵害。Th17/Treg细胞的失衡与肠道炎症的持续存在密切相关,因...

蓝藻-益生菌共生体在结肠炎中调节肠道炎症和微生物群失调的研究

蓝藻-益生菌共生体在结肠炎中的抗炎与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研究 学术背景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类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IBD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失调以及过度的免疫反应和炎症因子释放。目前,IBD的治疗主要依赖于抗炎药物和免疫抑制剂,如5-氨基水杨酸(5-ASA)、皮质类固醇和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往往无法从根本上解决IBD的病因,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肝毒性。 近年来,肠道菌群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逐渐被揭示,益生菌疗法作为一种辅...

通过进餐时间调节肠道昼夜节律钟改善胃肠道炎症

通过进食时间调整肠道昼夜节律缓解胃肠道炎症的研究 背景资讯 肠道昼夜节律基因表达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活检中已被观察到受损。昼夜节律的破坏,如在轮班工人中发生的那样,已被证明与胃肠道疾病,包括IBD的风险增加有关。具体到肠道,上皮细胞中的昼夜节律钟被认为通过调节微生物组来平衡胃肠道的稳态。然而,肠道昼夜节律在IBD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揭示。 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限定时间的进食能够改善代谢健康和炎症,并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因此,研究团队假设通过进食时间调整肠道昼夜节律有望影响IBD的发展和进程。 论文来源 此项研究由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和University of Surrey的研究人员合作完成,包括Yunhui Niu、Marjolein Heddes...

中性粒细胞衍生的PAD4诱导CKMT1瓜氨酸化,加剧炎症性肠病中的粘膜炎症

近年来,针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性粒细胞在肠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异常的免疫应答显然是影响病情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究在IBD病理过程中,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eptidyl Arginine Deiminase 4, PAD4)的具体作用及其潜在的底物。研究团队指出,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形成被称为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的网状结构来对抗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