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源干细胞作为促凋亡溶瘤黏病毒载体:穿越血脑屏障和治疗小鼠胶质瘤

跨越血脑屏障:脂肪源性干细胞作为载体的促凋亡溶瘤黏病毒治疗小鼠胶质母细胞瘤的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 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简称GBM)是最具侵袭性和恶性程度的脑肿瘤之一,具有极高的复发率和极差的预后。GBM的治疗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即使经过手术、化疗和放疗等常规疗法的多重干预,患者的平均存活率依然低于两年。GBM的高复发率主要归因于肿瘤干细胞,即所谓的脑肿瘤起始细胞(brain tumor initiating cells,BTICs),这些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逃逸能力和抗药性,是导致肿瘤复发和耐药性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溶瘤病毒(oncolytic viruses, OVs)疗法成为癌症治疗领域的前沿。溶瘤病毒是一类选择性侵袭癌细胞并诱导其凋亡的弱致病病毒。研究发现,基因改造...

erianin对胰腺癌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抗癌研究进展:Erianin对胰腺癌的抑制机制与作用 背景与研究意义 胰腺癌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恶性程度高,且常规放化疗效果有限,使其具有极高的致死率。据统计,全球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不足10%,并预计在2030年将成为第二大致死癌症。由于治疗手段的限制,开发新的分子靶向药物成为当务之急。近年来,天然化合物Erianin(艾瑞宁)因其抗肿瘤活性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崭露头角。本研究关注Erianin在胰腺癌中的抗癌活性及其潜在机制,旨在为胰腺癌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研究概述与方法 该研究由Ruxue Liu、Minghan Qiu、Xinxin Deng等研究人员合作完成,发表于《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期刊。文章通过网络药理学、体外细胞实验、RN...

炎症小体激活介导缺血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和焦亡

炎症小体激活在缺血条件下调节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和焦亡 引言 缺血性中风是导致大脑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其特征是局部大脑区域因为血流中断而缺氧和缺乏能量。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缺血性中风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是细胞内多聚蛋白复合物,主要通过激活促炎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并促进促炎性细胞因子如IL-1β和IL-18的成熟和分泌,来驱动炎症反应。目前,大量研究已经确定了炎症小体在缺血性中风引起的神经细胞死亡以及小胶质细胞激活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但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调控机制仍然知之甚少。 研究背景与动机 在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星形胶质细胞是最丰富的胶质细胞类型,主要分为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和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主要位于脑和脊髓的白质...

MERTK通过RhoA/ROCK1/P-MLC通路在脊髓损伤后减少血脊髓屏障通透性的作用

MERTK通过RhoA/ROCK1/p-MLC途径降低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的研究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因外伤、炎症、肿瘤或其它病理原因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造成患者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给个体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随脊髓损伤发生的血脊髓屏障(Blood-Spinal Cord Barrier,BSCB)破坏是次级损伤的关键事件。迈特克(MERTK)在调节炎症和细胞骨架动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在BSCB中的特定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揭示了迈特克在BSCB修复中的独特作用。迈特克的表达在SCI后血管内皮细胞中降低。通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TJs),迈特克的过表达降低了BSCB通透性,进而抑制炎症和凋亡。最终,这导致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的增强。进...

中性粒细胞衍生的PAD4诱导CKMT1瓜氨酸化,加剧炎症性肠病中的粘膜炎症

近年来,针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性粒细胞在肠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异常的免疫应答显然是影响病情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究在IBD病理过程中,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eptidyl Arginine Deiminase 4, PAD4)的具体作用及其潜在的底物。研究团队指出,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形成被称为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的网状结构来对抗病原...

维甲酸和EZH2抑制剂协同作用对膀胱癌细胞的抗癌效应

研究简介 近日,发表在《Cancer Gene Therapy》期刊上的一篇题为”Retinoids and EZH2 inhibitors cooperate to orchestrate anti-oncogenic effects on bladder cancer cells”的论文引起了同行的广泛关注。这篇论文探讨了视黄酸(retinoic acid)和EZH2抑制剂在膀胱癌细胞中的联合应用,及其在抗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研究背景 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一种高度异质性、易多灶性复发且高度转移的恶性肿瘤类型。由于传统疗法的反复和频繁的抗药性问题,膀胱癌患者的预后一直不理想。近年来,肿瘤基因组分析的进展揭示了膀胱癌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基因突变特征,特别是在染色质调控基因方...

脂肪酸不饱和性促进Bax和Bak在凋亡过程中的孔隙活性

脂肪酸不饱和性促进Bax和Bak在凋亡过程中的孔隙活性 背景 凋亡(apoptosis)是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的主要形式,涉及如胚胎发育、组织稳态和免疫系统功能等基本生物过程。凋亡失调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和肿瘤发生等病症,且大多数抗癌化疗治疗依赖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线粒体外膜通透化(mitochondrial outer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MOMP)是线粒体凋亡途径中的关键事件,凋亡孔开放使细胞色素c等凋亡因子释放至细胞质中,激活胱天蛋白酶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然而,凋亡孔的分子结构尚不清楚,尤其是脂质在MOMP中的贡献知之甚少。 Bcl-2家族蛋白中的亲凋亡成员Bax和Bak是调控MOMP的关键效应蛋白。在健康细胞中,Bax主要位于细胞质中,而Bak则与线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