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衍生的PAD4诱导CKMT1瓜氨酸化,加剧炎症性肠病中的粘膜炎症

近年来,针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性粒细胞在肠道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IBD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异常的免疫应答显然是影响病情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标,是探究在IBD病理过程中,肽基精氨酸脱亚胺酶-4(Peptidyl Arginine Deiminase 4, PAD4)的具体作用及其潜在的底物。研究团队指出,中性粒细胞可以通过形成被称为中性粒细胞细胞外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的网状结构来对抗病原微生物,但同时,这种机制也可能破坏细胞连接并诱导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 IECs)的凋亡。因此,理解PAD4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人员及机构

这篇论文由Shuling Wang、Yihang Song、Zhijie Wang等人共同完成,作者主要来自中国上海的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论文于2024年5月8日发表在《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上。

研究方法与流程

研究团队利用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scRNA-seq)和底物瓜氨酸化(citrullination)映射技术,系统地解码了PAD4在由右旋糖酐硫酸钠(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中的作用。

  1. 动物实验: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基因敲除技术生成了PAD4缺失的小鼠(PAD4−/−),并发现这种缺失显著改善了DSS诱导的结肠炎炎症。
  2. 单细胞RNA测序:通过对结肠组织进行单细胞RNA测序,研究团队共识别出了17种不同的细胞群,并发现PAD4缺失小鼠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此外,他们还观察到上皮细胞亚群出现了显著变化。
  3. 底物瓜氨酸化映射: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进一步验证了PAD4在结肠炎症中的作用,并发现了线粒体肌酸激酶1(Mitochondrial Creatine Kinase 1, CKMT1)是PAD4调控的关键底物。

主要研究结果

  1. PAD4缺失重新塑造了肠道细胞景观

    • 研究发现,PAD4缺失导致DSS处理的小鼠结肠组织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减少,伴随一系列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显著降低。
    • 在IEC的分析中,发现未成熟的远端上皮细胞减少,但NOS2+CLCA3b+上皮细胞显著增加,这些变化均与氧化磷酸化和自噬途径密切相关。
  2. PAD4通过EVs调节肠道屏障功能

    • 研究发现在NETs形成过程中,PAD4通过EVs释放进入IECs,影响其细胞存活和屏障功能。
    • 在体外实验中,通过使用PAD4过表达的IEC株系,进一步证明了PAD4在细胞瓜氨酸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增加了细胞凋亡标志物与减少了细胞连接标志物。
  3. CKMT1是PAD4瓜氨酸化的关键底物

    • 在一系列的质谱分析中,研究团队发现CKMT1的R243位点是PAD4介导瓜氨酸化的主要作用位点。
    • 在PAD4缺失小鼠中,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中CKMT1的蛋白稳定性显著改善,表明PAD4通过自噬途径调控了CKMT1的表达。

研究结论与意义

通过这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团队证明了PAD4在IBD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PAD4通过瓜氨酸化CKMT1影响IEC的稳态,从而加重IBD病情的重要机制。这些发现不仅为IBD的病理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PAD4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指明了方向。

研究亮点

  1. 首次发现PAD4通过EVs在NETs形成过程中传递至IECs并发挥作用
  2. 确定了CKMT1是PAD4瓜氨酸化的关键底物,深入揭示了其在肠道病理中的具体作用
  3. 通过单细胞RNA测序和质谱分析,系统性地解析了PAD4在肠道炎症中的分子机制

临床相关性

通过对IBD患者的临床分析,研究团队进一步验证了PAD4和CKMT1在IBD中的表达变化。数据显示,PAD4和瓜氨酸化水平在IBD患者中显著升高,而CKMT1表达则明显降低,这与结肠的炎症程度呈负相关。此发现为IBD的临床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了重要线索。

展望与建议

该研究为PAD4在IBD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PAD4与CKMT1在IBD中的具体调控机制,开发新的治疗靶点和药物,以期为患者带来更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