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ch、ERK和SHH信号分别控制皮质胶质细胞和嗅球中间神经元的命运决定

Notch、ERK和SHH信号通路在皮质胶质细胞和嗅球中间神经元命运决定中的作用 学术背景 皮质发育过程中,神经发生(neurogenesis)和胶质发生(gliogenesis)是紧密相连的两个阶段。神经发生主要产生神经元,而胶质发生则产生胶质细胞,包括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和少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s)。在人类大脑皮质中,胶质细胞的数量是神经元的三倍,表明胶质细胞在脑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皮质神经发生向胶质发生转变的分子机制,以及胶质细胞命运决定的调控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此前的研究表明,Notch、ER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和SHH(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在神经发育中起关键作用,但它们如何具体调控胶质细胞命运决定仍需进一步探索。 ...

PFKFB3依赖性氧化还原稳态和DNA修复支持非小细胞肺癌在EGFR-TKIs治疗下的细胞存活

PFKFB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对EGFR-TKIs耐受性的作用 背景介绍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在NSCLC中较为常见,约占15-30%的病例。尽管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如厄洛替尼(erlotinib)和奥希替尼(osimertinib)在治疗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但许多患者最终会产生耐药性,导致肿瘤复发。耐药性的产生不仅与基因突变有关,还与非遗传机制如代谢重编程密切相关。代谢重编程使癌细胞能够在持续的药物治疗下存活,进而发展为耐药细胞群体。 近年来,研究发现糖酵解调节因子6-磷酸果糖-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PFKFB3)在维持癌细胞代谢和氧化还原平衡中起关键作用。P...

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溶解性的变化与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进展的相关性

阿尔茨海默症进展中的基因表达与蛋白质不溶性的变化 背景介绍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以其主要的两大神经病理性特征——淀粉样斑块和神经纤维缠结(NFTs)而闻名。淀粉样斑块由β-淀粉样蛋白(Aβ)肽段组成,这些肽段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连续切割产生;而神经纤维缠结主要由过磷酸化的配对螺旋丝(PHF)- tau蛋白形成。不仅在阿尔茨海默症中,在其他如额颞叶痴呆(FTD-tau)、皮质变性肌萎缩(CBD)、渐进性核上麻痹(PSP)等“tau病变”中也可见到NFTs。 近来的网络化研究发现,一种叫做SHIP2(含SH2结构域的肌醇5-磷酸酶2,编码基因为INPPL1)转录水平的上调与认知衰退及人类AD和老年大脑中的病理变化显著相关。SH...

靶向EGFR和IL13Rα2的双价CAR T细胞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效果:一期试验的中期结果

靶向EGFR和IL13Rα2的双价CAR T细胞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效果:一期试验的中期结果

靶向EGFR和IL13Rα2的双价CAR T细胞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的效果 近年来,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RGBM)的治疗不断探讨和改进,但总体生存率仍不到1年,治疗依旧面临巨大挑战。现有治疗方法的局限性及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复杂性,使得科学家们持续在不同治疗方法上进行探索。本文报道了一项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发表的临床试验中期结果,文章主要研究靶向EGFR和IL13Rα2的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在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中的应用。 研究背景与动机 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脑肿瘤,常规的放疗和化疗在复发性病例中的疗效有限,且当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法。因此,开发更加有效的治疗方式成为了医学研究的重要目标。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 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