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OD通过靶向PI3K/AKT/mTOR信号通路缓解创伤性脑损伤后的抑郁样行为

FMOD 缓解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行为的研究报告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的健康问题,除了导致脑功能障碍外,还常引发精神障碍。TBI后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是抑郁症,约有25-50%的TBI患者会受到抑郁症的影响。这种类型的抑郁症对个人生活质量影响极大,甚至可能导致终身残疾。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纤维调素(Fibromodulin,FMOD)可能在TBI后起关键调节作用,但其与TBI后抑郁症的关系及其潜在机制尚不明确。 本文探讨了FMOD在TBI后抑郁症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研究通过自评抑郁量表(SDS)评估TBI患者的抑郁症状,并发现FMOD水平降低与TBI相关抑郁症相关。随后,研究在小鼠和原代神经细胞中验证了FMOD的保护效应,并揭...

MDGA2 在 CA1 锥体神经元上选择性地限制谷氨酸能输入以优化用于可塑性、记忆和社会行为的神经回路

在神经科学领域,突触的组织与可塑性对记忆和社会行为等认知功能至关重要。作为稀有突触抑制因子,被称为MAM域含糖基磷脂酰肌醇锚蛋白(MDGA)的家族成员,在突触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们通过抑制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神经激肽-神经节碱复合体的形成,调控突触的组织。尽管MDGA2在各种细胞类型中表达,并定位于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但是关于MDGA2丧失功能对特定细胞类型和网络的影响,区别可能在于对特定细胞类型和大脑区域的选择性策略。基于此,研究人员产生了限制在CA1锥体细胞中的MDGA2条件性敲除小鼠(conditional knockout of MDGA2,简称MDGA2 CKO),以解决这一问题。以下是关于该研究的综合报道。 突触组织因子在神经发育、传导和可塑性中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 表现为...

BMAL1在脂多糖诱导的抑郁样行为及其相关“炎症风暴”中的潜在作用

BMAL1在脂多糖(LPS)诱导的抑郁行为及其相关“炎症风暴”中的角色 引言 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精神障碍被列为全球负担前10大原因之一,抑郁症是主要贡献者。全球超过3.5亿人患有抑郁症,使其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残疾原因。尽管临床上提供了大量抗抑郁药,但由于初次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效果有限,有超过30%的病人对这种一线治疗具有耐药性。尽管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拮抗剂氯胺酮因其强大和快速的抗抑郁特性引起了极大兴趣,被报道为治疗抑郁症的新方向,但其确切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因此,深入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开发新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法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除了压力和肠脑轴功能障碍的已知病理生理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炎症或神经免疫机制在抑郁症进程中起...

TDRD3缺失小鼠在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相关的转录后水平和行为水平表现出损伤

TDRD3缺失小鼠在神经发生与突触可塑性相关的转录后水平和行为水平表现出缺陷 研究背景 拓扑异构酶3b(top3b)是一种能够解决DNA和RNA拓扑问题的双重活性拓扑异构酶。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top3b与tudor域含3(tdrd3)蛋白在动物中形成的保守复合物发挥作用。人类遗传学研究表明,top3b的缺失或突变与精神和认知障碍(如精神分裂症、自闭症、癫痫和智力障碍)有关,这一推论得到了培养神经元和多个动物模型(包括小鼠、斑马鱼和果蝇)分析的支持。具体而言,top3b缺失小鼠表现出与精神障碍和认知障碍相关的行为表型,以及海马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方面的缺陷。 然而,tdrd3在动物模型中对正常脑功能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研究。 研究来源 这项研究由Xingliang Zhu、Yuyoung J...

ABHD6 驱动AMPA受体内吞调节突触可塑性和学习灵活性

ABHD6驱动AMPA受体内吞以调控突触可塑性和学习柔韧性 研究背景 在科学探索神经系统机理的过程中,α-氨基-3-羟基-5-甲基-异恶唑-4-丙酸(AMPA)受体(AMPAR)通过AMPAR相互作用蛋白的调控,实现了神经元在静息或活跃状态下保持调谐能力。AMPA受体的内吞作用依赖于囊泡介导的端胞作用,这是实现长期抑制(LTD)和稳态下调缩(homeostatic downscaling)的细胞基础。这一过程受多种AMPAR相互作用蛋白的调控,如PICK1、AP2和BRAG2等。这些蛋白可以影响AMPAR内吞的核心终止机械的募集和网格蛋白包被小窝的形成。 研究问题 在过去的研究中发现,α/β-水解酶域含6(ABHD6)作为一种内源性大麻素(ECB)水解酶,在不同的组织中水解单酰甘油(MAG)...

大规模神经元扰动后复杂学习行为的无监督恢复

本篇论文报道了关于斑鸭在大规模神经元扰动后如何恢复其复杂学习行为的研究。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手段选择性地扰动斑鸭中产生鸣唱序列的关键脑区HVC(hyperpallium ventralis)中投射神经元的活动,导致鸣唱严重降解。令人惊讶的是,即使在被阻止鸣唱一段时间后,斑鸭也能在2周内完全恢复其原有鸣唱。 作者及论文来源:本研究由来自加州理工学院的Bo Wang、Zsofia Torok、Alison Duffy、David G. Bell、Shelyn Wongso、Tarciso A. F. Velho、Adrienne L. Fairhall和Carlos Lois共同完成。该论文于2024年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研究工作流程: a)首先,作者利用慢病毒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