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配体对接在低中分辨率冷冻电镜密度图下的新突破:DockEM方法研究综述

学术背景与研究动因 近年来,蛋白质-配体对接(protein–ligand docking)作为虚拟药物筛选(virtual drug screening)和结构基础新药研发(structure-based drug discovery)的核心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大规模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应用,药物发现的效率有所提升,但新药开发依然面临成本高昂、周期漫长、转化率有限等问题。传统的小分子对接方法多基于蛋白质与配体三维结构及能量函数的评估,但如何进一步提升对接的精准度,是该领域持续努力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与此同时,冷冻电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 cryo-EM)技术以其无需结晶、可解析膜蛋白与大分子复合物等特点,已发展为结构生物学的重要手段。虽然部分冷冻电镜密度...

3D生物打印肿瘤模型及其潜在应用

3D生物打印肿瘤模型及其潜在应用:综述 学术背景 癌症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不受控制的异常增殖、快速生长、转移和高异质性使得传统的二维(2D)细胞培养和动物模型在肿瘤诊断和治疗研究中的临床转化率极低。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研究人员迫切需要开发更合适的肿瘤模型。近年来,三维(3D)生物打印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能够通过精确调控细胞、生物分子和基质成分的空间分布,制造出更接近真实人体肿瘤的空间组织、细胞资源和微环境特征(如缺氧、坏死和延迟增殖)的肿瘤模型。这篇综述性论文旨在探讨3D生物打印技术在肿瘤模型构建中的应用,特别是针对胶质瘤、乳腺癌、肝癌、肠癌、宫颈癌、卵巢癌和神经母细胞瘤等肿瘤类型,并详细介绍了3D生物打印肿瘤模型在肿瘤微环境、肿瘤血管化、肿瘤干细胞、肿瘤耐药性及药物...

使用原位脑灌注技术在10个数量级范围内评估脑内皮通透性、运输和流动

脑内皮通透性、运输和流动的评估研究 背景介绍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是保护大脑免受有害物质侵害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药物进入大脑的关键障碍。BBB的通透性和运输特性直接影响药物的脑内分布,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的疗效。然而,BBB的高通透性药物(如脂溶性药物)的测量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因为传统的脑血流测量方法在高通透性药物的情况下难以准确评估其通透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开发了新的实验方法,旨在突破传统方法的限制,直接测量高通透性药物的BBB通透性。 本研究由Quentin R. Smith等人主导,旨在通过原位脑灌注技术(in situ brain perfusion technique)测量高脂溶性药物的BBB通透性,并验证其与药物脂溶...

Romidepsin 通过 DDIT4-mTORC1 通路展现抗食管鳞状细胞癌活性

Romidepsin 通过 DDIT4-mTORC1 通路展现抗食管鳞状细胞癌活性 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ESCC)是全球最为常见的人类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由于当前治疗选择有限,开发新型有效的治疗药物成为迫切需求。在本文中,研究者通过高通量药物筛选(high-throughput drug screening, HTS)技术对ESCC细胞系进行筛选,发现了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罗米德辛(Romidepsin)在抑制ESCC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实验结果还在ESCC细胞系衍生的移植瘤(CDX)及患者来源的移植瘤(PDX)小鼠模型中得到了验证。该研究由来自重庆医科大学及中南大学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