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跳目标视觉外观对眼跳周围感知错位强度的影响
视觉感知与眼动研究的新发现
背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尽管我们的眼睛不断进行快速的眼球运动(称为扫视,saccades),我们仍然能够感知到一个稳定的视觉环境。这种稳定性是通过视觉系统在扫视过程中整合信息来实现的。然而,扫视期间的视觉处理机制仍然是一个复杂且未完全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在扫视期间呈现短暂的视觉刺激时,这些刺激的位置往往会被错误地感知,这种现象被称为“扫视周围视觉错位”(perisaccadic mislocalization)。这一现象被认为与扫视相关的神经运动命令的“伴随放电”(corollary discharge)信号有关。
最近的研究表明,上丘(superior colliculus, SC)中的运动爆发(motor bursts)——已知的伴随放电来源之一——会因扫视目标的视觉特征不同而有所变化。基于这一发现,本研究旨在探讨扫视周围视觉错位是否也受到扫视目标视觉特征的影响。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假设,如果伴随放电信号不仅传递扫视的矢量信息,还可能传递扫视目标的视觉特征信息,那么扫视周围视觉错位的强度可能会因扫视目标的视觉特征不同而有所变化。
研究来源
这项研究由来自德国图宾根大学(University of Tübingen)的Matthias P. Baumann、Anna F. Denninger和Ziad M. Hafed共同完成。研究团队隶属于图宾根大学的Werner Reichardt综合神经科学中心(Werner Reichardt Centre for Integrative Neuroscience)以及Hertie临床脑研究所(Hertie Institute for Clinical Brain Research)。该研究于2024年11月19日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期刊上。
研究流程与结果
实验设计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项心理物理学实验,要求人类受试者在扫视过程中报告短暂视觉刺激的位置。实验中,受试者需要生成扫视动作,目标是位于屏幕中心的两种不同空间频率的Gabor光栅(低空间频率:0.5 cycles/°,高空间频率:5 cycles/°)。为了确保扫视的准确性和一致性,光栅中心始终有一个高对比度的目标点。
在扫视过程中,研究人员会在不同的时间点呈现一个短暂的高对比度视觉刺激(称为探针,probe),并要求受试者通过鼠标光标点击他们感知到的探针位置。探针的呈现时间分为三类:扫视开始后约30毫秒(t1)、70毫秒(t2)和110毫秒(t3)。通过这种方式,研究人员能够测量扫视周围视觉错位的强度,并比较不同扫视目标视觉特征下的错位差异。
数据分析
研究团队对受试者的扫视轨迹和点击位置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他们确保不同扫视目标条件下的扫视矢量和运动学参数(如峰值速度)是匹配的。然后,他们计算了受试者点击位置与探针实际位置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作为视觉错位的量化指标。
主要结果
扫视目标视觉特征对错位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空间频率扫视目标下的扫视周围视觉错位强度显著高于高空间频率扫视目标。这一差异在探针呈现时间t1和t2时尤为明显(p < 0.05)。这表明,扫视目标的视觉特征确实影响了扫视周围视觉错位的强度。
视觉场位置对错位强度的影响:研究还发现,探针在上视野(upper visual field)呈现时的错位强度显著高于下视野(lower visual field)。这一结果与上丘对上视野的过度表征(overrepresentation)一致,进一步支持了上丘在扫视周围视觉错位中的潜在作用。
探针可见性的一致性:为了排除探针可见性差异对结果的干扰,研究团队还进行了一项控制实验,测量了不同扫视目标条件下探针的可见性。结果显示,尽管在最大扫视抑制期间(t1a),低空间频率扫视目标下的探针检测阈值略高,但在t2时间点,两种扫视目标条件下的探针可见性完全重叠。因此,扫视周围视觉错位的差异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探针可见性的不同。
结论与意义
这项研究首次揭示了扫视周围视觉错位的强度不仅依赖于扫视的矢量信息,还受到扫视目标视觉特征的影响。这一发现表明,伴随放电信号可能不仅传递扫视的运动信息,还可能传递扫视目标的视觉特征信息。这一结果为理解视觉系统如何在扫视过程中整合信息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未来的神经生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研究亮点
- 新颖的研究视角:本研究首次将扫视目标的视觉特征与扫视周围视觉错位联系起来,揭示了伴随放电信号可能的多重功能。
- 严谨的实验设计:通过匹配扫视矢量和运动学参数,研究团队确保了结果的可靠性,并通过控制实验排除了探针可见性差异的干扰。
- 生态学意义:研究结果提示,视觉系统可能优先处理低空间频率信息,这与自然场景的光谱特性一致,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未来展望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上丘及其伴随放电信号在扫视过程中传递视觉信息的机制。此外,结合神经生理学技术,研究团队可以更直接地观察上丘神经元在扫视过程中的活动模式,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视觉系统如何在扫视过程中整合信息。
这项研究不仅为视觉感知和眼动控制领域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未来的临床应用(如视觉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潜在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