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体骨和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打印支架促进骨再生

3D生物打印支架促进骨再生的研究

学术背景

近年来,由于工业和交通的发展以及战争和冲突的频繁发生,头部和颅面损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这些损伤及其相关治疗(如减压颅骨切除术)可能导致颅骨缺损,进而影响脑功能的恢复,甚至引发心理障碍,并带来社会经济负担。因此,颅骨成形术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传统的自体骨移植被认为是颅骨成形术的理想方法,但在临床实践中,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uto-BMSCs)的获取存在诸多限制,例如骨髓衰老和造血系统疾病。因此,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llo-BMSCs)成为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案。然而,allo-BMSCs在骨再生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allo-BMSCs在3D打印自体骨颗粒(ABP)支架中的骨再生促进作用。

论文来源

本论文由Yu Huan、Hongqing Chen、Dezhi Zhou等作者共同完成,研究团队来自中国西安的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等多家机构。论文于2025年1月10日在线发表在《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期刊上,DOI为10.1631/bdm.2400011。

研究流程与结果

1. 研究设计与实验流程

本研究分为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两部分,旨在验证allo-BMSCs在3D打印ABP支架中的骨再生能力。

1.1 体外实验

  • 实验设计:研究团队首先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将聚己内酯(PCL)、ABP和allo-BMSCs同时打印成多层复合支架。PCL提供机械支撑,ABP释放生物活性因子,allo-BMSCs作为种子细胞促进骨生成。
  • 细胞培养与分化:allo-BMSCs在2D和3D培养系统中分别进行培养,并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实时定量PCR(qPCR)分析评估其成骨分化能力。
  • 结果:ABP显著促进了allo-BMSCs的成骨分化,且在3D培养系统中效果更为显著。ALP活性和成骨相关基因(如OCN、BMP2和RUNX2)的表达在ABP/allo组中均高于对照组。

1.2 体内实验

  • 动物模型:研究使用18-20月龄的比格犬作为实验对象,在其颅骨上制造直径2厘米的全层缺损模型。三个月后,使用3D打印的PCL/ABP/allo支架进行颅骨成形术。
  • 组织学与影像学分析:术后三个月和九个月,分别通过组织学染色、免疫组化分析和微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评估骨再生情况。
  • 结果:PCL/ABP/allo组在术后三个月显示出更高的胶原体积和软骨生成标志物(如ACAN和COL2)表达。术后九个月,该组的新骨生成量显著高于其他组,且骨小梁数量(Tb.N)和间距(Tb.Sp)的差异进一步证实了ABP和allo-BMSCs的协同作用。

2. 主要发现与机制

  • allo-BMSCs的分化与存活: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研究发现植入的allo-BMSCs中只有一小部分存活并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软骨细胞和骨细胞。
  • 旁分泌信号与原生BMSCs招募:植入的allo-BMSCs通过旁分泌信号释放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招募原生BMSCs进入缺损区域,从而促进骨再生。
  • 免疫反应评估:研究还发现,allo-BMSCs的植入并未显著增加局部炎症反应,表明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成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3D生物打印支架,结合了ABP和allo-BMSCs,显著促进了骨再生。研究结果表明,allo-BMSCs通过旁分泌信号释放SDF1,招募原生BMSCs,从而在骨缺损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allo-BMSCs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临床治疗颅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

研究亮点

  1. 创新性支架设计:本研究首次将PCL、ABP和allo-BMSCs通过3D生物打印技术结合,形成具有机械强度和骨再生潜力的复合支架。
  2. 旁分泌机制的揭示:研究明确了allo-BMSCs通过释放SDF1招募原生BMSCs的分子机制,为骨再生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3. 临床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allo-BMSCs在临床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尤其是在自体BMSCs获取受限的情况下。

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 未来研究方向:研究团队建议进一步探索ABP中促进骨再生的最有效成分,并验证allo-BMSCs在其他生物活性支架中的应用潜力。
  • 技术局限性:本研究未直接比较auto-BMSCs和allo-BMSCs的成骨效果,未来可通过对比实验进一步验证allo-BMSCs的替代价值。

通过本研究,科学家们不仅深化了对allo-BMSCs作用机制的理解,还为骨组织工程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