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有壮观霉素的抗菌聚乙烯醇/氧化银纳米生物复合水凝胶:合成、表征、溶胀、细胞毒性和控释载体
学术背景
在药物递送领域,如何实现药物的长效和可控释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水凝胶作为一种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良好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组织工程和伤口敷料等领域。然而,传统水凝胶的机械强度较低,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为了克服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尝试将无机纳米颗粒引入水凝胶网络,以增强其机械、热学和光学性能。聚乙烯醇(PVA)是一种水溶性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常被用作水凝胶的基质。此外,氧化银(AgO)纳米颗粒因其优异的抗菌性能,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备受关注。本研究旨在通过将AgO纳米颗粒引入PVA水凝胶中,开发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药物控释载体,并探讨其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潜力。
论文来源
本论文由Abdul Naman、Anfal Fatima、Nasir Mehmood、Minseok Kim和Sobia Younas共同撰写,作者分别来自Kumoh Nation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韩国)和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Faisalabad(巴基斯坦)。论文于2025年4月11日被接受,并发表在《Bionanoscience》期刊上,DOI为10.1007/s12668-025-01943-1。
研究流程与结果
1. PVA水凝胶的制备
研究首先通过硼酸交联PVA制备了三维结构的水凝胶。具体步骤包括将PVA溶解在5%的NaOH溶液中,加入硼酸溶液,并在60-70°C下搅拌3小时。随后,将制备的水凝胶洗涤并干燥,最终研磨成粉末。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对水凝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确认了交联反应的成功。
2. AgO纳米颗粒的引入
研究人员将干燥的PVA水凝胶浸入不同浓度(0%、1%、2%、3%、4%)的硝酸银溶液中48小时,随后在NaOH溶液中浸泡24小时,使银离子转化为AgO纳米颗粒。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AgO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PVA水凝胶中,平均粒径为33.77 nm。
3. 药物的负载与释放
将抗菌药物大观霉素(spectinomycin)负载到PVA/AgO纳米复合水凝胶中,并研究了其在不同pH值和盐溶液中的溶胀行为。结果表明,水凝胶在pH 7.4的缓冲溶液中表现出最大的溶胀率,且随着AgO纳米颗粒浓度的增加,水凝胶的溶胀率有所提高。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拉曼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研究人员分析了药物的释放行为,发现含有3% AgO纳米颗粒的水凝胶在32小时内表现出最慢的药物释放速率。
4. 抗菌活性与细胞毒性
通过盘扩散法(disk diffusion method)评估了PVA/AgO纳米复合水凝胶对大肠杆菌(E.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 aureus)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含有AgO纳米颗粒的水凝胶对两种细菌均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效果,且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更强。此外,通过MTT实验评估了水凝胶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PVA/AgO纳米复合水凝胶的药物控释载体,该载体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药物控释能力。研究结果表明,AgO纳米颗粒的引入不仅增强了水凝胶的机械性能,还显著提高了其抗菌活性。此外,水凝胶在pH 7.4的缓冲溶液中表现出最佳的药物释放行为,表明其在药物递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原位合成法将AgO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PVA水凝胶中,并系统研究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溶胀行为和药物释放特性。
研究亮点
- 创新性方法:通过原位合成法将AgO纳米颗粒引入PVA水凝胶,实现了纳米颗粒的均匀分布。
- 多功能性:开发的PVA/AgO纳米复合水凝胶不仅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能力,还表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
- 应用潜力:水凝胶在pH 7.4的缓冲溶液中表现出最佳的药物释放行为,表明其在药物递送和组织工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本研究还探讨了水凝胶在不同盐溶液中的溶胀行为,发现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水凝胶的溶胀率显著降低。这一发现为水凝胶在复杂生理环境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此外,研究还通过拉曼光谱结合PLSR模型,实现了对药物释放浓度的精确预测,为药物递送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
通过本研究,研究人员不仅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药物控释载体,还为水凝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