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M21介导的ERK1/2泛素化和磷酸化促进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和耐药性

学术背景介绍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s, PAs)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常伴随激素分泌异常。虽然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如多巴胺激动剂(Dopamine Agonists, DAs)等,但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表现出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TRIM家族蛋白在细胞增殖和肿瘤耐药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在垂体腺瘤中的作用尚未被充分认识。特别是TRIM21,作为一种E3泛素连接酶,已知在多种肿瘤中通过泛素化调控底物蛋白的功能,但其在垂体腺瘤中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TRIM21在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和耐药性中的作用,并揭示其通过调控ERK1/2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论文来源 本论文由Yanting Li...

年龄依赖性巨胞饮作用驱动胰腺癌对KRAS-G12D靶向治疗耐药

学术背景与问题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是一种极具侵袭性的癌症,其五年存活率极低,主要由于晚期诊断和有限的治疗选择。PDAC患者中约95%存在KRAS基因突变,其中KRAS-G12D突变最为常见。尽管KRAS突变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不可成药”的靶点,近年来针对KRAS-G12C突变的新型抑制剂(如Adagrasib)取得了突破,而针对KRAS-G12D的抑制剂MRTX1133也在临床开发中。然而,MRTX1133在治疗PDAC时仍然面临耐药性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揭示KRAS-G12D抑制剂MRTX1133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并提出潜在的解决方案。 论文来源 本研究由Changfeng Li、Yuanda Liu、Chang Liu...

乙酰羟酸合酶抑制剂作为抗非结核分枝杆菌疾病的有前途的药物

非结核分枝杆菌疾病治疗的新希望——乙酰羟酸合酶抑制剂的研究 学术背景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近年来成为全球范围内肺部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尤其是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中。NTM感染的治疗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抗生素耐药性、治疗周期长以及药物副作用等问题。目前,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Clr)是治疗NTM感染的主要药物,但其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亟需开发新的治疗药物。 乙酰羟酸合酶(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 AHAS)是微生物和植物中特有的酶,参与支链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AHAS成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的潜在靶点。此前的研究表明,AHAS抑制剂K13787对结核分枝杆菌(M. tuberculosis)和NTM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新霉素主要靶向奈瑟菌中的ParE

Novobiocin 主要靶向 Neisseria gonorrhoeae 的 ParE 背景介绍 Neisseria gonorrhoeae(淋病奈瑟菌) 是一种引起淋病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淋病是全球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2020年全球15至49岁人群中新增淋病感染病例达8230万例。然而,随着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和传播,淋病的治疗变得愈发困难。尽管目前WHO推荐使用头孢曲松(ceftriaxone)联合阿奇霉素(azithromycin)进行治疗,但已有报道显示某些菌株对这两种药物均表现出耐药性。因此,寻找新的抗淋病药物成为当务之急。 Novobiocin(新生霉素) 是一种氨基香豆素类抗生素,最初从 Streptomyces niveus 中分离出来,曾...

从落叶放线菌中分离的新型噻唑肽类抗生素Thiazoplanomicin的研究

新型抗生素Thiazoplanomicin的发现与研究 学术背景 近年来,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针对Neisseria gonorrhoeae(淋病奈瑟菌)的耐药性问题尤为突出。淋病奈瑟菌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能够迅速产生耐药性,导致传统抗生素如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等逐渐失效。目前,头孢曲松(Ceftriaxone)是治疗淋病的主要药物,但随着耐药菌株的出现,寻找新型抗生素成为当务之急。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抗生素研究与开发伙伴关系(GARDP)均强调,开发具有新作用机制或新骨架结构的抗生素是应对耐药性淋病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日本Institute of Microbial Chemistry (BIKAKEN)的研究团队从落叶堆中分离出一种新的放线菌株Actino...

可溶性BCMA和非T细胞因素对多发性骨髓瘤中BCMA靶向T细胞接合剂耐药性的影响

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对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影响——解读最新研究成果 近些年,以细胞治疗为基础的免疫疗法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治疗领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其中,针对B细胞成熟抗原(B-cell Maturation Antigen, BCMA)的T细胞治疗剂(T-cell Engagers, TCEs)和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AR-T)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然而,针对这类疗法,约三分之一的患者表现为原发性耐药(Primary Refractoriness),而多数对治疗有反应的患者最终仍会复发。该研究由来自University of Calgary、University of Miami等多家机构的研究团队联合完成,探讨了引发抗BCMA治疗耐药...

Revumenib改变KMT2A-R白血病的治疗格局

Revumenib 改变 KMT2A 重排白血病的治疗格局 学术背景 白血病是一种由造血系统异常引起的恶性疾病,其中 KMT2A 重排(KMT2A-rearranged, KMT2A-r)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亚型,尤其在儿童和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占比较高。KMT2A 基因(lysine methyltransferase 2A gene)的重排会导致其与超过 100 种不同的基因融合,形成致癌的 KMT2A 融合蛋白。这些融合蛋白通过招募染色质复合物,维持干细胞相关基因(如 HOX 和 MEIS1)的表达,从而促进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 Menin 是一种与 KMT2A 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对维持 KMT2A 融合蛋白的致癌功能至关重要。因此,靶向 Menin-KMT2A 相互作用的抑制...

中和GDF-15可克服实体瘤中抗PD-1和抗PD-L1的耐药性

学术背景与问题提出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在癌症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尤其是抗PD-1和抗PD-L1抗体,已成为多种癌症的一线治疗标准。然而,尽管这些疗法在某些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活性,整体响应率仍然有限,许多患者最终会出现肿瘤进展或复发。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的可溶性因子和细胞结合因子对癌症免疫反应产生了负面影响。其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GDF-15)作为一种在许多癌症类型中大量产生的细胞因子,被发现能够干扰抗肿瘤免疫反应。GDF-15的阻断在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出与抗PD-1治疗的协同作用,提...

糖代谢重编程诱导的XRCC1乳酸化在ALDH1A3过表达的胶质母细胞瘤中造成治疗抵抗

背景介绍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一种成人中最常见和侵袭性最强的恶性原发性脑肿瘤,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死率。尽管在手术后进行积极的化疗和放疗,GBM仍然对现有的治疗方案不敏感,患者的预后通常很差。近年研究表明,胶质母细胞干细胞(GSCs)的存在显著增加了肿瘤的治疗耐药性和复发几率。针对这些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的缺乏限制了靶向治疗的开发。因此,研究GBM代谢重编程所引发的治疗耐药机制并开发相关的靶向疗法,预计将提高肿瘤对化疗和放疗的敏感性,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研究来源 本文的研究由Guanzhang Li等人领导,作者所属单位包括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Otto von Guericke Universit?t Magdeburg等。该论文于2024年8月6日发表在《...

神经母细胞瘤的肿瘤微环境介导的耐药性研究

背景 研究背景:内在和外在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因素均会导致治疗抗药性。本文揭示了TME中产生的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1增加了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 NB)细胞的药物抗性。抗药性是癌症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通常由于癌细胞固有的基因组和染色体不稳定性以及选择压力和肿瘤异质性相关的表观遗传改变导致。另外,抗药性也可能由外部因素(如异常的血流和TME的影响)导致,称之为环境介导的药物抗性(Environment-Mediated Drug Resistance, EMDR)。 神经母细胞瘤是小儿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具有高复发风险。大约50%的NB患儿被归类为高风险癌症。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