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M21介导的ERK1/2泛素化和磷酸化促进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和耐药性

学术背景介绍 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s, PAs)是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常伴随激素分泌异常。虽然目前已有多种治疗方法,如多巴胺激动剂(Dopamine Agonists, DAs)等,但部分患者对药物治疗表现出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 TRIM家族蛋白在细胞增殖和肿瘤耐药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在垂体腺瘤中的作用尚未被充分认识。特别是TRIM21,作为一种E3泛素连接酶,已知在多种肿瘤中通过泛素化调控底物蛋白的功能,但其在垂体腺瘤中的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TRIM21在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和耐药性中的作用,并揭示其通过调控ERK1/2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 论文来源 本论文由Yanting Li...

二甲双胍增强植物免疫力的机制研究

二甲双胍通过阻断Bik1介导的CPK28磷酸化增强植物免疫 学术背景 在全球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作物病害的控制成为了农业生产的重大挑战。传统的化学农药虽然能有效控制病害,但其过度使用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开发能够激活植物自身免疫系统的化学诱导剂,成为了一个可持续的病害防治策略。二甲双胍(Metformin, Met)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功能已被广泛研究,但在植物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二甲双胍在诱导植物免疫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为开发新型植物免疫诱导剂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来源 本研究的作者团队由多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包括来自南京农业大学的Daolong Dou和华南农业大学的Xiangxiu Li...

BOK在Ser-8位点的磷酸化阻断其抑制IP3R介导的钙动员能力

BOK蛋白在钙信号调控中的新角色 背景介绍 BOK(Bcl-2-related ovarian killer)是Bcl-2蛋白家族的一员,长期以来被认为在细胞凋亡中发挥作用。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BOK可能还具有非凋亡功能,特别是在钙离子(Ca²⁺)信号调控中。钙离子是细胞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多种细胞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内质网(ER)是细胞内主要的钙离子储存库,而IP3受体(IP3R)是调控内质网钙离子释放的关键通道。BOK与IP3R的结合已被证实,但其对IP3R功能的直接影响尚不明确。此外,BOK的丝氨酸-8(Ser-8)位点是一个高度保守的磷酸化位点,但其功能意义尚未被充分研究。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BOK及其磷酸化对IP3R介导的钙离子释放的调控作用,特别是通过Ser-8...

在单一残基丝氨酸-1612的磷酸化调节Piezo1的机械敏感性和体内机械传导功能

本文是由张廷鑫、毕铖、李祎然等学者撰写的一篇生物医学研究论文,于2024年11月6日发表在《Neuron》期刊上。研究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中心的团队主导,探讨了机械敏感性钙离子通道Piezo1的磷酸化修饰在生理功能中的调控机制。该论文揭示了Piezo1在机械敏感性的转导过程中,通过特定残基磷酸化来调节其功能,以实现血压稳态及运动表现的生理作用。此研究不仅填补了Piezo1通道后转录修饰调控机制的空白,还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研究背景 Piezo1和Piezo2是已知的机械敏感性阳离子通道,它们在多种细胞类型中介导机械力的转导过程,如内皮细胞、红细胞、成骨细胞、心肌细胞等。Piezo1特别在内皮细胞中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感知血流引发的剪切力来调控血管发育、血管张力和血压调节。然而,尽管P...

药物治疗通过抑制小鼠模型中的CRMP2磷酸化来减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

科学研究报告:药物治疗通过抑制Collapsin Response Mediator Protein 2磷酸化缓解正常张力性青光眼小鼠模型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死亡 背景介绍 正常张力性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 NTG)是青光眼家族中的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通常情况下,青光眼的发生与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 IOP)水平升高有关,但NTG即使在正常眼压下也会出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变性、轴突流失以及视神经受损。NTG作为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亚型,其病理机制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谷氨酸兴奋毒性和氧化应激。在NTG研究中,探索这些致病因素与RGC凋亡之间的关系对于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

甘草酸通过抑制HMGB1磷酸化和炎症反应缓解马钱子诱导的神经毒性

甘草酸减轻马钱子诱导的神经毒性机制研究报告 背景介绍 马钱子(Semen Strychni)来源于番木鳖(Strychnos Nux-vomica)的干燥成熟种子,被发现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炎、免疫抑制和神经兴奋等功能(Zheng et al., 2012; Agrawal et al., 2011a, b; Rao and Prasad, 2013)。然而,长期或过量使用马钱子会导致多器官损伤,特别是神经毒性,这限制了其临床应用(Chen et al., 2014; Philippe et al., 2004)。研究发现,马钱子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士的宁和番木鳖碱同时也是其主要毒性成分(Wu et al., 2007)。其中,士的宁过量可导致大脑皮层的过度抑制和呼吸肌无自主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