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或胸腰椎退行性后凸畸形中的矢状平衡失调模式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腰椎或胸腰椎退行性后凸畸形中的矢状平衡失调模式及其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胸腰椎退行性后凸畸形

研究背景

退行性后凸畸形(degenerative kyphosis, DK)是老年脊柱最常见的变形类型。矢状平衡失调是DK的典型影像学特征,与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相关。矫正手术旨在恢复理想的脊柱曲度,但不当矫正可能导致机械性并发症(mechanical complications, MC)。由于不同个体之间畸形模式存在差异,各种变形类型与近端或远端节段失败、钉棒断裂等MC的关联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腰椎或胸腰椎DK患者的矢状平衡失调模式,并确定每种失调模式对术后机械性并发症的影响。

研究机构和作者

该研究由南京大学附属医院的脊柱外科团队完成,主要作者包括李杰、唐自扬、胡宗珊、徐彦杰、梁邦恒、邱勇、朱泽璋和刘震等。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

纳入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接受过DK矫正手术、至少2年随访并有完整影像学和临床资料的137例患者。排除合并有15°以上的侧凸或源于创伤、结核或Scheuermann’s病的后凸畸形。

分型方法

1) 根据后凸顶峰位置,分为TL组(后凸顶峰位于L1或以上)和L组(后凸顶峰位于L2或以下)。

2) 在TL组或L组中,根据骶垂角(sacral slope, SS)分为低SS亚组(SS≤0°或≤10°)和高SS亚组(SS>0°或>10°)。

3) 再根据矢状面垂直轴(sagittal vertical axis, SVA)是否≥5cm分为失衡组(+)和平衡组(-)。

4) 综合上述条件将患者分为8个亚型。

影像学和手术参数评估

包括区域后凸角、腰凸角度、骨密度等影像学参数,以及手术时间、出血量、融合节段数、是否使用骶髂内固定等手术参数。

并发症评估

近端或远端节段失败、钉棒断裂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生活质量评估

采用SRS-22问卷评估术前后的生活质量。

统计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等方法进行组间比较。

主要结果

人口学和一般临床特征

137例患者中,95例为TL组,42例为L组,平均年龄59.5岁,女性占66.4%。两组间年龄、BMI、骨密度等人口统计学特征无显著差异。

矢状平衡模式

L组较TL组区域后凸更重(61.7°±18.9°比38.8°±16.0°)、腰凸角度更小(27.3°±21.7°比11.6°±16.2°)、SVA更大(94.9±70.1mm比46.8±53.6mm),提示L组全身平衡受损更严重。

8个亚型的分布为:TLS1(-)27.7%,TLS1(+)26.3%,TLS0(-)11.7%,TLS0(+)3.6%;LS1(-)3.6%,LS1(+)16.1%,LS0(-)5.2%,LS0(+)5.8%。

手术情况

相比TL组,L组的融合节段更长(12.3±2.2比9.6±4.2)、骶髂内固定率更高(73.8%比55.8%)。

术后矫正情况

术后区域后凸角和SVA均获得良好矫正,但L组患者术前功能和疼痛评分较低。

并发症发生率

随访至少2年,LS0(+)、LS0(-)、TLS0(+)亚型MC发生率>40%,显著高于其他亚型。MC患者与非MC患者相比,骨密度更低,TL组MC患者术前SVA更大、使用单杆固定比例更高,而L组MC患者使用骶髂内固定和三柱减压术比例更低。

生活质量改善

术后,两组患者的功能、疼痛、自我形象等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研究意义

1) 首次描述了严重DK患者腰椎或胸腰椎后凸所呈现的不同矢状平衡失调模式,揭示了单纯判断矢状失衡不足,还需区分后凸顶峰位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后凸顶峰位置、SS和SVA的分型方法,使分型与预测术后并发症风险相关联。

3) 提示在不同矢状失衡模式下需采取个体化的手术策略,如L组LS0亚型患者或需行三柱减压术和骶髂内固定等,以降低并发症风险。

4) 揭示骨质疏松是MC的危险因素,术前强化抗骨质疏松治疗可降低并发症风险。

5) 对于严重DK患者,基于后凸位置和矢状平衡情况的个体化分型和策略有助于优化手术效果。

创新之处

1) 首次从后凸顶峰位置角度描述了腰椎或胸腰椎DK患者的矢状失衡模式。

2) 提出了一种新的DK分型方法,有助于术前评估并发症风险并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3) 从矢状平衡角度解读了 LS0和TLS0亚型患者术后并发症高发的原因。

4) 为严重DK患者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其他价值信息

1) 研究对象为严重DK需长节段矫正患者,有较高的临床代表性。

2) 系统评估了矢状平衡参数、手术参数、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数据全面。

3) 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是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凸显了术前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性。

4) 合理解释了TL组和L组间肌肉疲劳等并发症高发的原因差异。

5) 为严重DK病例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分型工具和策略选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