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切片图像的结直肠癌三级淋巴结构预测生存率的比较分析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预后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近年来,三级淋巴结构(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 TLS)作为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与患者的良好预后相关。TLS是由B细胞和T细胞组成的免疫细胞聚集结构,类似于次级淋巴器官(Secondary Lymphoid Organs, SLO),在非淋巴组织中形成,并在慢性炎症或肿瘤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尽管多项研究表明TLS的存在与多种实体瘤的预后改善相关,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具体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且TLS的定义和量化方法尚未统一,这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来自中国多家医院的科研团队开展了一项多中心研究,旨在寻找一种更稳定的方法来量化TLS,并明确其在结直肠癌中的预后价值。该研究通过分析1609名患者的全切片图像(Whole-Slide Images, WSIs),评估了TLS的数量、最大长度和密度,并探讨了其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

论文来源

该研究由来自Guangdong Provincial People’s Hospital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Cancer Center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等多家机构的科研团队共同完成,主要作者包括Ming HeHuifen YeLiu Liu等。研究结果于2024年10月18日发表在Precision Clinical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ertiary Lymphoid Structures for Predicting Survival of Colorectal Cancer: A Whole-Slide Images-Based Study》。

研究流程

1.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研究纳入了来自四家医院的1609名结直肠癌患者,分为三个队列:主要队列(545名患者)、验证队列(888名患者)和The Cancer Genome Atlas (TCGA)队列(176名患者)。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年龄、性别、肿瘤位置、癌胚抗原(CEA)水平、肿瘤分级、TNM分期和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等。

2. TLS的量化方法

研究团队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全切片图像(WSIs)对TLS进行量化,具体方法包括: - TLS数量:统计肿瘤侵袭边缘(Invasive Margin, IM)上淋巴聚集物(Lymphoid Aggregates, LAs)的数量,定义LAs为≥3个淋巴细胞的聚集。 - TLS最大长度:测量每个患者肿瘤侵袭边缘上最大LAs的直径,定义LAs为≥1毫米的结构。 - TLS密度:计算LAs数量与肿瘤侵袭边缘长度的比值,定义为TLS密度。

3. 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为了探讨TLS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研究团队使用免疫组化(IHC)染色分析了CD3+和CD8+ T细胞的密度,并通过人工智能(AI)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量化肿瘤核心(Core of Tumor, CT)和侵袭边缘(IM)区域的免疫细胞密度。

4. 统计分析

研究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TLS密度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关系,并通过Kaplan-Meier分析绘制生存曲线。此外,研究还评估了TLS密度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如TNM分期、MSI状态等)的关联。

研究结果

1. TLS密度的预后价值

研究发现,TLS密度在三个队列中均表现出最强的判别性能。在主要队列中,高TLS密度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81.2%,显著高于低TLS密度患者的69.4%。验证队列和TCGA队列中也观察到类似的趋势。多变量Cox分析显示,TLS密度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与患者的年龄和TNM分期无关。

2. TLS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系

高TLS密度与CD3+ T细胞的高浸润水平显著相关,表明TLS可能通过促进T细胞浸润来改善患者的预后。然而,CD8+ T细胞的密度在TLS高密度组和低密度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3. TLS与其他临床特征的关系

在主要队列中,高TLS密度与MSI状态显著相关,表明TLS可能在MSI高表达的结直肠癌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TLS密度在TNM分期的II期患者中具有显著的预后价值,但在III期患者中未观察到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

该研究通过多中心数据分析,明确了TLS密度作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TLS密度不仅简单易行,而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为结直肠癌的临床风险分层提供了新的工具。此外,研究还揭示了TLS与免疫细胞浸润之间的关系,为未来的免疫治疗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亮点

  1. 创新性方法:研究首次使用全切片图像(WSIs)和AI算法对TLS进行量化,显著提高了TLS评估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2. 多中心验证:研究在三个独立的队列中验证了TLS密度的预后价值,增强了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和可靠性。
  3. 临床应用潜力:TLS密度作为一种简单且有效的免疫预后指标,有望在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研究意义

该研究不仅为结直肠癌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还为理解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未来,TLS密度可能成为指导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重要工具,并推动个性化治疗的发展。

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研究团队还指出,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TLS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CB)治疗中的预测价值,并通过多组学分析揭示TLS形成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