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T 调控组蛋白血清素化和瓜氨酸化以驱动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和肝转移

5-HT 调控组蛋白血清素化和瓜氨酸化以驱动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和肝转移

5-羟色胺调控组蛋白修饰驱动肝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学术背景 癌症转移是导致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内脏器官的转移,如肝癌(liver metastasis)。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s, NETs)是一类具有高度转移潜力的肿瘤,其中神经内分泌前列腺癌(neuroendocrine prostate cancer, NEP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等肿瘤的肝转移率较高,预后极差。尽管癌症转移的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但神经内分泌肿瘤通过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转移的机制尚不明确。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是一种重要的神...

激素疗法增强抗PD1疗效:针对绝经前雌激素受体阳性和HER2阴性晚期乳腺癌的研究

激素治疗增强抗PD-1疗效:针对雌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转移性乳腺癌的突破性研究 背景介绍:为何进行此项研究? 近年来,癌症免疫疗法取得了颠覆性的成就,但其主要疗效集中于肿瘤免疫浸润水平较高的“热肿瘤”(hot tumors),例如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然而,对于雌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阴性(estrogen receptor-positive/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negative, ER+/HER2−)的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MBC),免疫治疗整体反应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包括肿瘤突变负荷(tum...

通过FTH1靶向机制诱导N2-TANs与TNBC细胞的双重铁死亡: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新策略

靶向FTH1的双重细胞铁死亡诱导策略: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的新疗法 背景介绍:为何开展这项研究?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占全球新癌症病例的11.7%。在乳腺癌的众多亚型中,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因其侵袭性强、预后差以及高度转移性而尤为显著。该亚型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1%。传统的化疗和靶向药物在治疗TNBC方面效果有限,因为TNBC缺乏其他乳腺癌亚型中常见的分子靶点。因此,研发更高效的治疗策略和新药用以改善TNBC患者的生存状况,是当前癌症研究领域的一个重中之重。 此外,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 TANs)在TNBC的发展及...

单细胞RNA测序和机器学习揭示CD8+ T细胞与葡萄膜黑色素瘤转移的关系

2024年发表在《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上的《Machine Learning and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ratumor CD8+ T Cells and Uveal Melanoma Metastasis》的学术报告 研究背景及目的 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 UM)是成人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在接受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后,原发性UM的局部复发率较低。然而,约40%的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远端转移,特别是在肝脏,导致高达50%的死亡率(4至5年内)。当前,针对UM转移风险的评估主要依赖多基因模型,这些模型多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基于基因表达谱(Gene ...

使用生物活化的体内组装多肽消除促纤维化的巨噬细胞以改善肾纤维化

序言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指肾脏结构长期受损,导致肾功能逐渐丧失的一种疾病。目前全球成年人约有10%受到CKD的影响,每年约造成120万人死亡。肾纤维化是CKD的病理表现之一,其特征是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肾间质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积累。尽管在CKD患者的治疗上已取得显著进展,如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新型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及非甾体类矿物质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这些疗法均只具有间接的抗纤维化效果,且没有特定的抗纤维化药物。 研究背景 管理肾纤维化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肾脏疾病中的复杂信号冗余和多样化的细胞反应显著提升了治疗的难度。肾纤维化通常伴随由巨噬细胞主导的免疫应答...

致癌KRAS依赖的基质Interleukin-33引导胰腺微环境促进肿瘤生长

胰腺癌组织中IL-33促肿瘤生长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治疗靶点 背景介绍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 PDA)是全球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临床表现进展迅速且治疗效果不佳,五年生存率仅为13%。在美国,PDA目前是第3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超过95%的PDA病例中发现了小GTP酶KRAS的驱动性突变,最常见的是KRAS^G12D突变。KRAS^G12D在小鼠模型中可以驱动胰腺组织向癌前病变转化,如胰腺上皮内肿瘤(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PanIN),最终进展为侵袭性PDA。 胰腺癌中存在着大量的纤维炎症性微环境,这种环境中不仅包含基质细胞,还包括免疫抑制性免疫细胞及丰盛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