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的时间-频谱-注意力相关系数用于运动想象EEG分类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被认为是一种无需通过外周神经和肌肉,仅通过大脑直接控制外部设备的前沿技术。特别是在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 MI)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应用中,BCI 技术展现了巨大的潜力。通过分析MI-EEG信号,可以帮助患有物理障碍或神经肌肉退化的病人提高生活质量。然而,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大脑活动的稳定性、低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等因素,如何从复杂的EEG信号中提取有效特征以提高MI-EEG分类系统的准确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MI-EEG分类中,特征提取与表示是决定分类性能的关键。当前广泛使用的特征提取方法,如共空间模式(Common Spatial Pattern, CSP)、子频带共空间模式(Sub-band CSP, SBCSP)、滤波库共空间模式(Filter Bank CSP, FBCSP)等,尽管有效,但通常侧重于EEG的能量特征,无法从原始信号中提取高辨别力的特征。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方法缺乏对EEG信号在时间、频率和空间域中深层信息的考虑,从而限制了其解码性能。

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时间-频谱-注意力相关系数(Wavelet-based Temporal-Spectral-Atten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TS-CC)算法,通过同时考虑EEG信号在空间、信道、时间和频谱域中的特征及其加权,显着提高MI-EEG分类准确性。

研究方法与工作流程

研究工作流程

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 初始时间特征提取模块(Initial Temporal Feature Extraction, ITFE) 2. 深度EEG信道注意力模块(Deep EEG-Channel-Attention, DEC) 3. 基于小波的时间-频谱-注意力模块(Wavelet-based Temporal-Spectral-Attention, WTS) 4. 判别模块

初始时间特征提取模块(ITFE)

在MI-EEG分类中,从EEG信号中提取更多的特征信息对于提高分类准确性至关重要。ITFE模块通过不同大小的卷积操作直接从原始EEG信号中提取初步特征。为了最大化特征提取性能,研究人员设计了三种不同大小(1×3、1×5、1×11)的卷积核,通过时间卷积操作提取更丰富的特征信息,使得模型能够捕捉到不同时间尺度的特征。

深度EEG信道注意力模块(DEC)

虽然提取更丰富的特征有助于分类MI任务,但这些特征信息通常混合了许多无关或冗余的信息。DEC模块基于Squeeze-and-Excitation(SE)机制,自动调整每个EEG信道的重要性权重,从而使得重要信道得到增强,次要信道被抑制。通过这个过程,DEC模块能够显著提高特征提取质量,帮助增强更多辨别力特征。

基于小波的时间-频谱-注意力模块(WTS)

EEG信号具有时间序列特性,其频率成分会随着时间变化。WTS模块引入了小波变换和独立样本t统计量,通过时间-频谱图之间的特征加权,捕捉更显著的辨别特征。在这个过程中,EEG信号首先通过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 CWT)转换为时间-频谱表示,然后通过独立样本t统计量评估不同MI任务之间特征差异的显著性。WTS模块能够有效增强不同MI任务之间显著不同的时间-频谱特征。

判别模块

研究采用相关系数作为MI-EEG判别依据。通过评估测试样本与训练集中不同MI任务的平均时间-频谱特征图(TTSFMs)的相关性,判别模块能够实现高效、准确的MI任务分类。与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相比,相关系数方法更加简便且不易过拟合。

研究结果

数据集描述

研究采用了三个公开的BCI竞赛数据集来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1. BCI Competition IV dataset 2a,包含9个受试者的EEG信号,涵盖四类MI任务(左手、右手、双脚和舌头)。 2. BCI Competition IV dataset 2b,包含9个受试者的EEG信号,涵盖两类MI任务(左手和右手)。 3. 2020 International BCI Competition dataset Track#1,包含20个受试者的EEG信号,涵盖两类MI任务(左手和右手)。

评价指标

研究采用了十折交叉验证法对每个数据集进行测试,并使用分类准确率(Accuracy)、Cohen’s kappa系数(Kappa)、F1评分(F1 Score)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四种指标来评估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WTS-CC在三个数据集上的所有评价指标均超越了当前最先进的方法。

与现有方法的对比

与其他12种最新的EEG分类方法(包括Shallow ConvNet、Deep ConvNet、CP-MixedNet、TS-SEFFNet等)相比,WTS-CC在BCI Competition IV dataset 2a数据集上取得了最高的平均分类准确率(81.45%),Kappa系数(0.752)、F1评分和AUC,显示了显著的优越性。

在BCI Competition IV dataset 2b数据集上,WTS-CC同样展示了最高的平均分类准确率,进一步证明了其在MI-EEG判别中的高效性和实用性。

此外,WTS-CC在2020 International BCI Competition dataset Track#1数据集上的平均分类准确率为83.31%,即使在极少样本学习情况下也表现出色。

组件性能评估与消融实验

通过进一步研究DEC模块和WTS模块对整体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人员发现DEC模块能够通过注意力机制有效提升分类性能,而WTS模块则通过时间-频谱特征加权显著提高了分类准确性。消融实验结果表明,缺少DEC模块会导致平均分类准确率降至55.49%,表明了模块的重要性。

结论

通过本研究中提出的WTS-CC方法,研究团队在多样化的公开数据集上实现了显著的MI-EEG分类性能提升,解决了许多传统方法中存在的问题。WTS-CC在提高MI-EEG分类准确性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因为它结合了空间、信道、时间和频谱域的特征及其加权,能够有效提取和增强辨别特征。

未来,研究团队计划改进和扩展WTS-CC模型,应用于自适应判别。此外,将传递学习(Transfer Learning)技术应用于该方法,也可能进一步提高其在真实BCI系统中的适用性和泛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