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星形细胞Connexin43通过激活E2F1/ERCC1轴赋予替莫唑胺耐药性

胶质瘤中Connexin43通过激活E2F1/ERCC1轴介导替莫唑胺耐药性的研究

学术背景

胶质瘤(glioma)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且致命的肿瘤类型,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是其常规治疗药物。然而,TMZ治疗常常导致肿瘤复发和耐药性,严重限制了其疗效。肿瘤相关星形胶质细胞(tumor-associated astrocytes, TAAs)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onnexin43(Cx43)的异常表达与胶质瘤的进展和TMZ耐药性密切相关。然而,Cx43在胶质瘤和星形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中如何介导TMZ耐药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Cx43在胶质瘤与星形胶质细胞相互作用中如何通过调控DNA修复机制导致TMZ耐药性。

论文来源

本研究由Yanping GuiHongkun QinXinyu Zhang等作者共同完成,主要来自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部分作者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病理科。该研究于2024年11月8日提前发表在Neuro-Oncology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lioma–astrocyte connexin43 confers temozolomide resistance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E2F1/ERCC1 axis”。

研究流程与结果

1. Cx43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TMZ耐药性的关系

研究首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了Cx43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并且随着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增加。通过对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CGGA)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的分析,研究发现Cx43编码基因GJA1在复发性胶质瘤患者中表达水平最高,且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这些结果表明,Cx43的高表达与胶质瘤对TMZ的耐药性密切相关。

2. 星形胶质细胞通过Cx43介导胶质瘤TMZ耐药性

为了探究星形胶质细胞如何通过Cx43介导胶质瘤的TMZ耐药性,研究建立了胶质瘤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共培养模型。结果显示,星形胶质细胞通过直接接触显著上调了胶质瘤细胞中Cx43的表达,并增强了胶质瘤细胞对TMZ的耐药性。进一步使用Cx43抑制剂Carbenoxolone (CBX)Meclofenamate (Meclo)处理共培养细胞,发现这两种抑制剂能够逆转星形胶质细胞对胶质瘤的保护作用,显著提高TMZ的细胞毒性。

3. Cx43通过β-catenin/miR-205-5p/E2F1轴调控TMZ耐药性

为了深入探讨Cx43介导TMZ耐药性的分子机制,研究通过免疫共沉淀(Co-IP)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技术,发现Cx43与β-catenin存在直接相互作用。进一步实验表明,Cx43通过其C端结构域与β-catenin结合,将β-catenin滞留在细胞膜上,抑制其核转位,从而降低T细胞因子/淋巴增强因子(TCF/LEF)的转录活性。这种抑制作用导致miR-205-5p的表达下调,进而激活其靶基因E2F1的表达。

4. E2F1通过上调ERCC1介导TMZ耐药性

E2F1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证实E2F1能够直接结合ERCC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促进其转录。ERCC1是核苷酸切除修复(NER)途径的关键蛋白,其高表达能够增强胶质瘤细胞对TMZ的耐药性。研究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了E2F1通过上调ERCC1表达,介导了胶质瘤细胞对TMZ的耐药性。

5. Cx43/miR-205-5p/E2F1/ERCC1轴在TMZ耐药性中的作用

最后,研究通过敲低Cx43表达,发现E2F1和ERCC1的表达显著下调,胶质瘤细胞对TMZ的敏感性显著提高。进一步的体内实验表明,Cx43敲除的小鼠在TMZ治疗下生存期显著延长,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这些结果证实了Cx43通过miR-205-5p/E2F1/ERCC1轴介导胶质瘤对TMZ的耐药性。

研究结论与意义

本研究揭示了胶质瘤微环境中星形胶质细胞通过上调Cx43表达,激活E2F1/ERCC1轴,进而增强DNA修复能力,导致TMZ耐药性的新机制。这一发现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即通过抑制Cx43或其下游信号通路,可能有效提高TMZ的治疗效果。此外,本研究还提出了Cx43/miR-205-5p/E2F1/ERCC1轴作为胶质瘤TMZ耐药性的关键调控网络,为未来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研究亮点

  1. 新颖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首次揭示了Cx43通过β-catenin/miR-205-5p/E2F1/ERCC1轴介导胶质瘤TMZ耐药性的分子机制,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2. 多层次的实验验证:研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体内动物模型以及临床样本分析,多层次验证了Cx43在胶质瘤TMZ耐药性中的作用,结果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3. 潜在的治疗靶点:Cx43及其下游信号通路可能成为胶质瘤治疗的新靶点,为克服TMZ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4. 临床意义:研究结果提示,Cx43的高表达可能作为胶质瘤患者TMZ治疗预后的生物标志物,有助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其他有价值的信息

研究还发现,Cx43的表达与胶质瘤的侵袭性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提示Cx43可能在其他类型的肿瘤中也具有类似的调控作用。此外,研究中使用的新型Cx43抑制剂CBX和Meclo在逆转TMZ耐药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未来有望进一步开发为临床药物。

总结

本研究深入探讨了胶质瘤微环境中星形胶质细胞通过Cx43介导TMZ耐药性的分子机制,揭示了Cx43/miR-205-5p/E2F1/ERCC1轴在胶质瘤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研究不仅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也为未来开发克服TMZ耐药性的新策略奠定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