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的多维分析

背景和研究动机 肥胖已被确认为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风险因素,不仅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与扩散,同时也导致患者的预后普遍较差。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肥胖患者,尤其是在特定肿瘤类型和性别条件下,显示出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存获益,被称为“肥胖悖论”(Obesity Paradox)。这一现象指出,肥胖患者接受ICI治疗后的生存率竟然比体重正常或较轻的患者更高。尽管这一悖论被初步证实,但仍有许多因素会影响其效果,包括肿瘤类型、患者的性别以及肥胖程度。鉴于此,Wenjing Xu等人通过多维度回顾性研究,分析肥胖对ICI治疗疗效的影响,旨在为“肥胖悖论”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本研究由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与相关医学机构的研究团队共同完成,文章发表于2024年《Cancer Cell...

人工智能辅助的PD-L1肿瘤比例评分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响应的临床验证

PD-L1肿瘤比例评分在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响应预测中的人工智能解读临床验证 在肿瘤治疗和诊断领域,PD-L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肿瘤比例评分(TPS)的评估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反应预测方面。然而,由病理学家评估PD-L1 TPS受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如内观察者/间观察者偏差以及肿瘤内异质性等问题。最近的研究表明,应用人工智能(AI)技术为病理图像提供量化的生物标记物评估能力,预示着AI在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前景。 由首尔国立大学仁川医院的Hyojin Kim博士、Seokhwi Kim博士以及其他作者共同进行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2024年5月9日的《JCO Precision On...

先进非小细胞肺癌中及时全面基因组分析与精准肿瘤学治疗使用及患者结果的关联性

先进非小细胞肺癌中及时全面基因组分析与精准肿瘤学治疗使用及患者结果的关联性

精确肿瘤学治疗中综合基因组分析的时效性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选择和结果的关联研究 引言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NSCLC)作为一种高致死率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患者的总生存率。因此,分子标志物在治疗选择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今基因组学已经成为第一线(1L)和第二线(2L)治疗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携带致癌驱动基因(如EGFR[外显子19/外显子21的常见缺失/突变]、BRAF V600E、MET-外显子14跳跃、以及ALK、ROS1、RET和NTRK的融合基因)的患者,针对这些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已经被批准用于1L治疗。进一步,诸如KRAS G12C、EGFR外显子20插入和HER2突变等发现也促使...

罕见未分化肉瘤样胰腺癌亚型的基因组分析

罕见的胰腺癌未分化肉瘤亚型的基因组特征 学术背景 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简称PDAC)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具有早期侵袭和转移的特性。未分化肉瘤癌(Undifferentiated Sarcomatoid Carcinoma,简称USC)是PDAC的一种特别凶险但罕见的亚型,占所有PDAC病例的2%-3%。USC的组织学特征包括缺乏腺体分化和存在间质样梭形细胞。由于其稀少性,USC的基因组景观和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未被充分表征,现有信息主要来自个案报告和小样本队列研究。 先前的一些个案报告提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在USC治疗中有效。相比之下,免疫治疗在PDAC治疗中效果不佳。然而,以往在六...

通过PD-L1信号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预测PD-L1高表达肺癌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响应欠佳

肿瘤细胞内在PD-L1信号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在PD-L1高表达的肺癌中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响应不良 研究背景及动机 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简称PD-L1)通过与免疫细胞上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结合来抑制免疫反应。然而,基于阻断PD-1/PD-L1相互作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PD-L1阳性患者对PD-1/PD-L1阻断的响应率约为40%,但仍需找到更有效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ICI治疗的效果。 大量研...

聚焦超声介导的大容量药物输送

比较声波模式和微泡给药策略在聚焦超声介导的血脑屏障大体积药物传递中的应用 背景介绍 弥漫性固有桥脑胶质瘤(Diffuse Intrinsic Pontine Glioma,DIPG)是儿童中最常见且最致命的脑干肿瘤。由于DIPG的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常保持完整,致使药物无法有效穿透,这为治疗增加了巨大挑战。近年来,聚焦超声结合微泡介导的BBB打开(FUS-BBBO)技术显示出打破这一障碍的巨大潜力。考虑到DIPG的高扩散性,需要能够覆盖整个肿瘤区域的大体积FUS-BBBO治疗策略。本文的研究目标是确定一种能够在脑干部位实现高效且均匀的大体积BBBO的最优治疗策略,以实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抗PD-L1抗体)在脑干部位的有效传递。 研究来源 该研究由Ya...

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单药治疗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

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单药治疗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

利福卢塞(Lifileucel)在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耐药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 本文是由 Adam J. Schoenfeld 及众多顶尖学者共同撰写的,发表于《Cancer Discovery》杂志2024年版,该研究基于一项在多中心进行的第二阶段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利福卢塞(Lifileucel,LN-145)这种自体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单药疗法在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耐药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m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背景介绍 近年来,免疫治疗,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显示出了显著疗效。然而,部分患者对ICI耐药,尤其是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阴性、低肿瘤突变负荷(TMB)以及存在STK11突变的肿瘤...

GRIN2A 突变是预测多种癌症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受益者的新指标

GRIN2A 突变是多种癌症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受益者的分层新指标 背景介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通过调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通路,已经在多种癌症治疗中取得了革命性进展。然而,尽管ICIs疗效显著,不同肿瘤患者之间的临床反应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识别预测ICI反应的可靠生物标志物对于开发更精准的治疗干预措施是迫在眉睫的。在现今的研究中,已有多种生物标志物被联系到ICI反应,包括免疫检查点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MB)、非整倍性评分、插入缺失变异和单核苷酸变异(SNV)新抗原负荷、微卫星不稳定性、淋巴细胞浸润、特定基因突变和拷贝数变异(CNA)。但是,这些生物标志物在实际应用中仍有局限性。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