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指导麻醉与心脏手术后老年患者谵妄

脑电图引导的麻醉和心脏手术后老年患者的谵妄

研究背景

谵妄(Delirium)是一种常见于老年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尤其是在心脏手术后。谵妄不仅会导致认知功能下降,还会增加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目前的预防措施效果有限,呼吁进一步研究以寻找有效预防方法。在麻醉过程中,过深的麻醉状态被认为是导致术后谵妄的一个重要因素。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波形的抑制是深度麻醉的一个生物标志。因此,研究人员提出通过使用脑电图引导的麻醉来减少麻醉深度,可能能够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研究来源

本研究由加拿大心脏麻醉临床试验组(Canadian Perioperative Anesthesia Clinical Trials Group)进行,研究主要作者包括Alain Deschamps, MD, PhD, Eric Jacobsohn, MD, ChB等。研究在2016年12月到2022年2月间共招募了1140名患者,并随着到2023年2月结束。该研究结果发表在2024年6月10日的《JAMA》杂志上。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患者和评估者双盲、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在加拿大的四家医院参与,具体随机方法是按医院进行分层,患者被1:1随机分配到接受脑电图引导的麻醉或者常规麻醉。主要临床终点是术后1到5天内的谵妄发生率,同时还记录了患者在重症监护室(ICU)和医院的住院天数及其他严重不良事件(如术中意识、医疗并发症和30天的死亡率)。

纳入和排除标准

参与者年龄在60岁及以上,计划进行心脏手术并需使用体外循环。排除标准包括术前已有谵妄、听力损失、无法阅读或书写英文或法文以及过去有术中意识的患者。

实施步骤

  1. 随机分组:患者随机分为使用脑电图引导麻醉组(n=567)和常规麻醉组(n=573)。
  2. 麻醉管理:脑电图组的麻醉师采用脑电图监控,尽量减少挥发性麻醉剂的使用,而常规组的麻醉师则不采用此监控。
  3. 数据收集与分析:术后由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每天评估患者的谵妄情况,主要使用混乱评估方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和ICU专用的CAM-ICU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研究结果

主要结果

  1. 谵妄发生率:在术后1到5天内,脑电图引导组有102名患者(18.15%)发生谵妄,而常规麻醉组有103名患者(18.10%)发生谵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0.05%,95%置信区间CI:-4.57%到4.67%)。
  2. 麻醉剂量和脑电图抑制时间:脑电图引导组的挥发性麻醉剂最小肺泡浓度(MAC)中位数比常规组低0.14(0.66对比0.80),脑电图抑制时间减少了7.7分钟(从11.7分钟减少到4.0分钟)。

次要结果和不良事件

  1. ICU和医院住院天数:两组ICU和住院时间中位数均无明显差异。
  2. 术中意识和其他并发症:无患者报告术中意识,脑电图引导组的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11.3%,常规组为12.7%。
  3. 30天死亡率:脑电图引导组30天死亡率为1.4%,低于常规组的2.3%。

解释与分析

虽然脑电图引导的麻醉组减少了麻醉深度和脑电图抑制时间,但并未能显著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对其他次要临床终点(如ICU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也是不显著的。这暗示脑电图引导麻醉在这种特定的手术类型和患者群体中并不具备明显优势。

研究结论与价值

本研究的结论是,对于老年心脏手术患者,使用脑电图引导的麻醉并未能降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这与之前一些小型研究和非心脏手术患者的结果不一致,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调查不同患者群体和手术类型中脑电图引导麻醉的实际效果。

研究亮点

  1. 大样本量和多中心设计:增加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2. 严格的双盲设计:减少了潜在的偏倚。
  3. 精确的麻醉深度控制:虽然结果未达预期,但研究方法体现了高水平的技术应用和数据管理。

重要意义

该研究对今后的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提醒麻醉师在老年患者心脏手术中需考虑其他预防谵妄的策略。虽然脑电图引导未能显著降低谵妄发生率,但其对麻醉深度的精确控制仍有助于理解和优化术中管理。

其他重要信息

该研究还考虑了谵妄对长期认知功能影响的可能性,并计划跟踪这些患者的长期健康状况。这些数据将为未来更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