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漂白对活体秀丽隐杆线虫幼虫线粒体定量、时空超分辨率成像的影响

学术背景与问题提出 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中至关重要的细胞器,参与了细胞的能量代谢、信号传导以及细胞生存与死亡的调控。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多种人类疾病相关,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因此,研究线粒体的动态变化对于理解其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的电子显微镜(EM)虽然具有极高的空间分辨率,但只能用于固定样本,无法捕捉线粒体的动态变化。荧光显微镜虽然可以用于活体样本的观察,但其分辨率有限,尤其是在三维(3D)重建和长时间成像中,光漂白(photobleaching)问题严重影响了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光漂白是指荧光分子在光照下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导致荧光信号逐渐减弱的现象。这一问题在长时间成像中尤为突出,限制了线粒体等细胞器的动态研究。尽管已有多种方法试...

快速全彩色连续切片断层扫描技术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快速全彩色连续切片断层扫描技术及其在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学术背景 三维(3D)高分辨率大体积成像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传统的二维(2D)切片成像虽然能够提供组织和细胞的平面形态学信息,但无法全面展示内部的三维结构信息,这对于癌症诊断和胚胎发育研究至关重要。传统的3D组织学方法通常需要手动切割和染色数千张薄片,耗时且劳动密集。此外,还需要复杂的图像配准算法来恢复不同切片之间的空间信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出现了多种自动化的3D光学成像技术,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组织透明化技术减少光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问题,另一类则是通过块面连续切片断层扫描(BSST)技术扩展成像体积。 然而,现有的3D成像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组织透明化技术需要在透明效果和时间之间取得平衡,以防止组织降解;而BSST系统虽然能够生成对齐的图像,但其整体复杂...

无铀染色技术在低真空扫描电子显微镜中的应用

无铀KMnO₄/Pb染色在低真空扫描电镜中实现组织结构的成像 学术背景 电子显微镜(Electron Microscopy, EM)是研究细胞和组织超微结构的最强大工具之一。然而,传统的生物样本金属染色方法通常需要使用有害的铀化合物,这限制了电子显微镜的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的发展,许多细胞生物学家转向免疫细胞化学技术,但荧光标记仍然是这些技术的基础。因此,电子显微镜观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方法,并且在不断发展的设备和方法中,电子显微镜在生物学中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展。 低真空扫描电子显微镜(Low-Vacuu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LVSEM)允许对非导电样本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因为它可以通过残余气体分子中的正离子中和非导电材料上积累的负电荷...

核小体纤维拓扑结构指导转录因子结合增强子

核小体纤维拓扑结构指导转录因子结合增强子 学术背景 细胞身份的确立依赖于多个转录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s, TFs)在细胞类型特异性基因的增强子上的协同结合。尽管TFs能够识别可及染色质中的特定DNA基序(motif),但这一信息并不足以解释TFs如何选择增强子。本文通过比较四种不同的TF组合,分析了它们在基因组中的结合位点、染色质可及性、核小体定位以及三维基因组组织,揭示了核小体纤维的拓扑结构如何指导TFs结合到增强子。 论文来源 本文由Michael R. O’Dwyer、Meir Azagury、Katharine Furlong等作者共同撰写,作者来自University of Edinburgh、The Hebrew University-Hadassah ...

石胆酸模拟热量限制的抗衰老效应

石胆酸模拟热量限制的抗衰老效应 学术背景 热量限制(Caloric Restriction, CR)是一种通过减少食物摄入来促进健康和延长寿命的饮食干预手段。尽管CR已被证明能够延长多种生物的寿命,但其背后的具体代谢机制仍不明确。特别是,哪些代谢物在CR过程中发生变化,并直接导致了其生理益处,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研究者们通过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在CR过程中发生显著变化的代谢物,并进一步验证其功能。 论文来源 该研究由来自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Qi Qu、Yan Chen、Yu Wang等学者共同完成,并于2024年发表在《Nature》期刊上。研究团队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发现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 LCA)是CR过程中显著上调的代谢物之一,并进一步验证了L...

硅藻光敏色素整合水下光谱以感知深度

硅藻光敏色素整合水下光谱感知深度的研究 学术背景 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光照分布对水生生物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光照不仅随着深度逐渐减弱,其光谱组成也会发生显著变化。然而,关于浮游植物如何通过光感受器感知这些光变化的研究仍然不足。硅藻作为海洋中重要的浮游植物,其光感受机制的研究对于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光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光敏色素(phytochromes)是一类主要感知红光(R)和远红光(FR)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光合和非光合生物中。然而,海洋环境中的红光和远红光被水强烈吸收,因此硅藻光敏色素(Diatom Phytochromes, DPh)如何在这种环境中发挥作用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本研究旨在通过整合硅藻光敏色素的功能研究和环境调查,揭示其在海洋环境中的光感知机制,特别是如何通过光敏色素感知...

溶液中RNase P RNA的构象空间研究

RNA构象空间的研究:RNase P RNA在溶液中的动态结构 学术背景 RNA的构象多样性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RNA剪接、包装、细胞转录激活以及环境刺激响应等过程中。然而,传统的生物物理技术无法直接可视化RNA在溶液中的完整构象空间。RNase P RNA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生命体中的RNA酶,负责编辑前体tRNA(pre-tRNA)的5’端。由于其底物特异性广泛,RNase P RNA被认为具有高度的构象灵活性,这种灵活性与其酶活性所需的刚性结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平衡关系。理解这种构象灵活性与结构刚性之间的关系,对于揭示RNA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至关重要。 论文来源 本论文由Yun-Tzai Lee、Maximilia F. S. Degenhardt、Ilias Skeparnia...

空间转录组时钟揭示细胞邻近效应对大脑衰老的影响

空间转录组时钟揭示脑衰老中的细胞邻近效应 学术背景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功能下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脑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伴随着许多细胞层面的变化。然而,衰老细胞如何影响邻近细胞以及这种影响如何导致组织功能衰退,目前尚不清楚。此外,现有的工具尚未能系统地解决衰老组织中的这一问题。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空间分辨的单细胞转录组图谱,结合机器学习模型,揭示了衰老、再生和疾病中的空间和细胞类型特异性转录组特征。 论文来源 这篇论文由Eric D. Sun、Olivia Y. Zhou、Max Hauptschein、Nimrod Rappoport、Lucy Xu、Paloma Navarro Negredo、Ling Liu、Thomas A. Rando、James Zou和An...

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深度神经网络确定RNA构象结构

学术背景 RNA(核糖核酸)是生命体中至关重要的分子,参与了基因表达、调控和催化等多种生物过程。尽管人类基因组的大部分被转录为RNA,但RNA分子的结构研究仍然面临巨大挑战。RNA分子通常具有高度的构象异质性和灵活性,这是其功能的前提,但也限制了传统结构解析方法(如核磁共振(NMR)、X射线晶体学和冷冻电镜(cryo-EM))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大分子RNA,由于其构象多样性和缺乏大规模RNA结构数据库,现有的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如AlphaFold)无法直接应用于RNA。因此,如何准确解析大分子RNA的三维结构,尤其是其构象异质性,成为RNA结构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论文来源 这篇论文由Maximilia F. S. Degenhardt、Hermann F. Degenhardt、Yu...

工程化染色体外癌基因扩增促进肿瘤发生

学术背景与问题提出 在癌症研究中,基因扩增(gene amplification)是一种常见的突变形式,尤其是在癌基因(oncogene)的激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尽管基因扩增在癌症中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但如何在原代细胞和模式生物中精确模拟这些扩增仍然是一个挑战。特别是,染色体外DNA(extrachromosomal DNA, ecDNA)介导的基因扩增在癌症中尤为常见,但其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的具体作用尚未完全阐明。ecDNA是一类不依赖于染色体的环状DNA分子,通常携带多个癌基因拷贝,能够通过随机分离在细胞分裂中快速积累,从而促进肿瘤的异质性和进化。 为了深入理解ecDNA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研究人员需要一种能够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精确诱导和追踪ecDNA形成的方法。然而,现有的技术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