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胶质瘤幸存者治疗和远期死亡率与致残率的时间变化研究
这是一项关于小儿胶质瘤幸存者的长期预后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近几十年小儿胶质瘤治疗方式的变迁对幸存者远期死亡率、慢性健康状况及后续肿瘤发生风险的影响。
背景介绍:
过去,小儿低级别胶质瘤(PLGG)的治疗通常包括手术切除、全颅照射以及传统细胞毒性化疗。然而,全颅照射会增加后续肿瘤、认知障碍等远期并发症的风险。20世纪80年代开始,化疗逐渐被用于推迟或避免使用全颅照射,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到90年代,以卡铂为基础的方案成为手术后一线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评估这种治疗策略转变对幸存者远期预后的影响。
研究对象:
本研究来源于美国儿童癌症幸存者队列研究(CCSS),入组对象为1970-1999年期间在美国和加拿大诊断的小儿胶质瘤5年存活者,共2501例。
主要研究方法:
1) 按诊断年代分为1970s、1980s和1990s三组,比较不同年代患者的治疗方式及远期预后指标;
2) 按实际接受的治疗分为手术单独治疗组、化疗(±手术)组和全颅照射(±化疗/手术)组,比较三组间的远期预后;
3) 采用多因素模型,分析治疗方式变迁对预后的影响是否独立于年代效应;
4) 主要预后指标包括远期死亡率(总死亡率、复发/进展死亡率、非肿瘤相关死亡率)、3-5级慢性健康状况发生率、后续肿瘤发生率等。
关键发现:
1) 随着时间推移,全颅照射的使用比例逐渐降低(1970s 62.6%、1980s 49.9%、1990s 26.0%),而化疗的使用比例则上升。
2) 后期年代患者的远期死亡风险、3-5级慢性健康状况及后续肿瘤发生风险均较早期年代有所降低。例如3-5级慢性健康状况的15年累积发生率为:1970s 18.7%、1980s 17.2%、1990s 13.2%。
3) 在校正治疗方式后,不同年代间的预后差异大部分减弱或消失,提示改善的预后主要源于治疗策略的变迁。
4) 与单纯手术相比,全颅照射组的远期不良预后风险最高,化疗组处于中间水平。例如:
- 全因死亡风险:手术组2.0%,化疗组6.9%,全颅照射组11.3%;
- 3-5级慢性状况:手术8.3%,化疗14.0%,全颅24.5%;
- 后续肿瘤:手术0.9%,化疗1.7%,全颅3.0%。
5) 全颅照射较化疗更易导致认知/学习障碍、就业困难、个人收入偏低等生活质量下降。
6) 将全颅照射推迟1年以上与立即照射相比,对于远期并发症的影响相当。
这项研究验证了近几十年来小儿PLGG治疗策略的调整(减少全颅照射、增加化疗)改善了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全颅放疗虽然在控制肿瘤方面更有效,但其远期毒性也最大,因此在治疗策略选择时需权衡利弊。研究者建议进一步探索避免使用放疗的新兴治疗方式,以进一步改善PLGG患儿的远期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