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portin 1通过Erk1/2核出口调节肿瘤中髓源性抑制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

论文报告 研究背景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简写MDSCs)是肿瘤免疫抑制的主要驱动因素。由于这些细胞的发展和免疫抑制功能直接影响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对其机制的理解能提供新的治疗靶点,进而改善抗肿瘤免疫力。在预临床小鼠模型中,研究发现Exportin 1(简称XPO1)的表达在肿瘤MDSCs中上调,该上调是由IL-6诱导的STAT3激活在MDSCs分化过程中引起的。阻断XPO1可以将MDSCs转变为激活T细胞的中性粒细胞样细胞,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生长。本研究旨在探讨XPO1在MDSCs分化和抑制功能中的关键作用,并利用这些发现为重新编程免疫抑制性MDSCs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论文来源 本文由Saeed Daneshmandi...

使用生物活化的体内组装多肽消除促纤维化的巨噬细胞以改善肾纤维化

序言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是指肾脏结构长期受损,导致肾功能逐渐丧失的一种疾病。目前全球成年人约有10%受到CKD的影响,每年约造成120万人死亡。肾纤维化是CKD的病理表现之一,其特征是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肾间质中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 ECM)的积累。尽管在CKD患者的治疗上已取得显著进展,如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新型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及非甾体类矿物质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这些疗法均只具有间接的抗纤维化效果,且没有特定的抗纤维化药物。 研究背景 管理肾纤维化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因为肾脏疾病中的复杂信号冗余和多样化的细胞反应显著提升了治疗的难度。肾纤维化通常伴随由巨噬细胞主导的免疫应答...

SENP6对IFN-I信号通路和抗病毒活性的调控机制研究

学术背景与研究问题 在抗病毒疗效研究中,I型干扰素(IFN-I, type I interferon) 由于其广谱的抗病毒特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IFN-I 的具体信号机制和其调控方式仍然复杂且未完全揭示。有鉴于此,专家们开始注意到可能存在的更深层次的调控机制,比如SUMO化修饰及去SUMO化酶的作用。本研究的特别之处在于揭示了SENP6在IFN-I抗病毒活性调节中的作用。SENP6并不影响病毒诱导的IFN-I的产生,而是调整了IFN-I激活的信号通路,特别是通过去SUMO化调节USP8及其对IFNAR2的作用。这一研究试图解决在病毒感染过程中,SENP6对IFN-I信号激活是否有调控作用,以及该调控机制的生物化学基础。 研究源来源 该研究由Jing Guo, Hui Zheng和Sid...

分子伴侣和后翻译修饰介导的IRF1激活在缓解辐射诱导的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中的作用

IRF1在受诱变应激下的转录激活调节放射辐射引发的细胞死亡和炎症反应之研究 背景介绍 近来,多组学研究揭示了结构细胞(structural cells)在免疫调节中的关键角色,但其机制尚未清晰。基于此,该研究主要探究了经受电离辐射、细胞毒性化学物质和SARS-CoV-2病毒感染时,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的转录激活如何决定结构细胞的命运,并且调控结构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通讯。 研究来源 此篇论文由Fenghao Geng、Jianhui Chen、Bin Song等作者联合完成,作者分别来自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和成都医学院等研究机构,并将发表于2024年的《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期刊。 研究目的 该研究旨在揭示IRF1在响应电离辐射后所带来的转录激...

通过棕榈酰基转移酶调节的FoxP3蛋白棕榈酰化调控调节性T细胞功能

独特的Foxp3棕榈酰化通过棕榈酰转移酶调控Tregs的功能 免疫调节T细胞(Tregs)在维持机体免疫稳态和防止免疫过度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抑制免疫反应的重要角色,Tregs有助于维持免疫耐受,从而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然而,在肿瘤微环境(TME)中,Tregs通过多种机制削弱效应细胞的活性,从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Foxp3(叉头框蛋白P3)是Tregs关键的转录因子,其表达对于Tregs的发育和功能至关重要。众所周知,Foxp3可以通过多种翻译后修饰(包括磷酸化、泛素化、糖基化和乙酰化)被调控,但棕榈酰化这一翻译后修饰是否在生理条件和TME中调控Foxp3的功能仍未知。 研究背景与目的 棕榈酰化是一种可逆的脂质翻译后修饰,通过硫酯键将16个碳的棕榈酰基添加到蛋白质的半胱氨酸残基...

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外囊泡转移的交流促进伊他康酸的积累并改善细胞因子风暴综合症

本报告基于以下文章所述研究:“neutrophil–macrophage communication via extracellular vesicle transfer promotes itaconate accumulation and ameliorates cytokine storm syndrome”,由Haixia Kang、Ting Liu、Yuanyuan Wang、Wenjuan Bai、Yan Luo 和 Jing Wang编写,发表在2024年的 “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 杂志上。文章主要探讨中性粒细胞通过细胞外囊泡与巨噬细胞的交流来促使乙酰丙酸积累,从而缓解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Cytokine Storm Syndrome...

Eomesodermin通过分别靶向Klf2和T-bet协调NK细胞早期和晚期阶段发育

Eomesodermin在NK细胞发育过程中通过调控KLF2和T-bet的时空机制 一、研究背景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NK)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细胞,能够识别和杀灭肿瘤细胞及病原体感染的细胞。NK细胞的生成和发育依赖于一系列特异性受体的逐步获取,这一过程中受到多种转录因子的严格调控,包括T-box转录因子家族中的Eomesodermin(Eomes)和T-bet。然而,Eomes在NK细胞发育中的具体时空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Eomes和T-bet是NK细胞发育和功能的重要调控因子。Eomes主要表达于未成熟的NK细胞,影响NK细胞的早期谱系分化,而T-bet在成熟的NK细胞中起主导作用。现有研究表明,Eomes和T-bet可能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但具体的调...

靶向树突状细胞的STING以抑制IL-17A的产生可缓解银屑病炎症

靶向树状细胞中的STING缓解银屑病炎症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主要由树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和T细胞的异常激活引起,最终导致细胞因子如白介素(IL)-23和IL-17A的增加。已知cGAS-STING路径在银屑病炎症中起关键作用,但cGAS-STING信号在DCs中的具体角色尚不清楚。 本文的研究由来自多所著名机构的学者合作完成,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单位,研究结果发表在2024年的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期刊上(DOI: 10.1038/s41423-024-01160-y)。研究团队主要成员包括Xiaoying Sun、Liu Li...

重新定义玻璃体透明细胞的起源为卵黄囊来源的组织驻留巨噬细胞

本文旨在探讨眼科领域内的组织驻留巨噬细胞——玻璃体巨噬细胞(简称“hyalocytes”)的发育渊源、生物学特性和与眼部疾病的相关性。眼部是一个高度特化的感觉器官,包含作为中央神经系统一部分的视网膜,以及透明的玻璃体等非神经部分,确保眼球的稳定和清晰的光学轴线。本研究利用基因工程小鼠、胚胎及成体标记方法,以及多彩的免疫荧光标记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全面揭示了发育和成年期间小鼠hyalocyte种群的特点。 研究证实,小鼠hyalocytes表达多种已知的髓系细胞标记物,与视网膜微胶质相比,显示出独特的免疫表型。胚胎脉冲标记揭示了小鼠hyalocytes的卵黄囊衍生起源,其前体在产前植入发育中的眼睛。最终,通过产后标记和异体瘤实验确定,hyalocytes具有持久性,依赖于CSF1R(col...

人类小胶质细胞的形态特异性钙信号

人类小胶质细胞中形态特异性的钙信号特性研究 背景与研究目的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主要免疫细胞,参与几乎所有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包括发育、突触传递、神经可塑性、睡眠、创伤、胶质母细胞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此外,小胶质细胞通过感应危险相关分子模式(DAMPs)和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来监测其微环境。小胶质细胞通过表达大量编码不同膜受体的基因(称为“小胶质细胞感受体组”),检测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从而触发细胞因子和其他炎症因子的生成和释放,以及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吞噬作用。在小鼠模型中,小胶质细胞的钙瞬变信号与神经网络活动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区特性。然而,人类小胶质细胞的钙信号特性仍然未知,且多数研究局限于培养的原代细胞或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衍生的小胶质样细胞。...